兼善,原名季达,明代诗人
季达是明代的著名诗人。
字兼善,号北海道人,生于明永乐年间(1403年-1424年),卒于宣德年间。他在文学上有着卓越的成就,尤其以七言律诗见长。他的诗作中透露出一种超脱和对自然的热爱。
兼善,原名季达,明代诗人
季达是明代的著名诗人。
字兼善,号北海道人,生于明永乐年间(1403年-1424年),卒于宣德年间。他在文学上有着卓越的成就,尤其以七言律诗见长。他的诗作中透露出一种超脱和对自然的热爱。
【注释】 ①临江府:指临安,今浙江杭州。 ②双燕子:比喻情侣或夫妻,这里指作者的情人。 ③江南:泛指南方地区,这里指临安(南宋的都城)。 【赏析】 此诗是诗人在临江府时所作,抒发了对情人的思念之情。 首句“故人别后思何堪”,意思是说,自从与情人分别以来,我思念的心情是多么的难以承受啊!这句是写诗人对爱人的怀念和相思之苦。“独倚河亭”四句,则是诗人借景抒情,表达自己因思念爱人而不能自抑的情态
季达是明代的著名诗人。 字兼善,号北海道人,生于明永乐年间(1403年-1424年),卒于宣德年间。他在文学上有着卓越的成就,尤其以七言律诗见长。他的诗作中透露出一种超脱和对自然的热爱
范嵩,明代诗人。 范嵩是明代福建瓯宁人,字邦秀,号衢村。他是弘治十五年的进士,官至御史。在正德初年因论刘瑾而受到牵连。他以诗歌创作著称,作品展现了他的文学才能和深沉的人生感悟。以下是对范嵩更为详细的介绍: 1. 生平与仕途: - 范嵩出生于明朝的福建瓯宁。他在弘治十五年中进士,随后进入官场,担任过御史等职。 2. 艺术成就: - 范嵩的诗作风格独特,深受后世推崇
范汝梓是明朝的一位进士出身的政治人物,他在崇祯初年担任延平府知府一职,并在后来的岁月里历任多个地方官职。以下是对他的生平和成就的详细介绍: 1. 个人背景与仕途 - 基本信息:范汝梓,字君材,浙江鄞县(今宁波)人。他博学有文名,以进士的身份被授工部主事。 - 政治生涯:在崇祯初年(1628年),他接替杨育成为延平府知府。之后,在崇祯十七年(1644年),他的职位由王维新接任。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