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纲,原名唐锦,明代诗人
明松江府上海人,字士纲。
弘治九年进士。
正德间为兵科给事中,以不谒馈宦官谪判深州。
刘瑾诛,累官江西学政。
朱宸濠反,锦激励士民,捕守城内官杜茂等,驰请南赣巡抚王守仁入城,建首功。
后坐事落职,寻事白,致仕归。
卒年八十。
生卒年:?-?
士纲,原名唐锦,明代诗人
明松江府上海人,字士纲。
弘治九年进士。
正德间为兵科给事中,以不谒馈宦官谪判深州。
刘瑾诛,累官江西学政。
朱宸濠反,锦激励士民,捕守城内官杜茂等,驰请南赣巡抚王守仁入城,建首功。
后坐事落职,寻事白,致仕归。
卒年八十。
生卒年:?-?
诗句原文: 酷爱幽芳尽日看,冻云烘透粉痕乾。 吟边风劲愁闻角,折处枝斜恐碍冠。 澹拂湘帘横月影,薄裁吴苎护春寒。 含情莫怨相知晚,欲补离骚似已难。 注释: - 酷爱幽芳尽日看: 形容诗人对梅花的喜爱到了极致,整天都在观赏它。 - 冻云烘透粉痕乾: 描述梅花在寒冷的天气中依然坚韧,即使被冰冻和风吹得干枯,依然保持着它的美丽。 - 吟边风劲愁闻角: 诗人在吟诗时感受到风的强劲
【注释】 翠羽声沈月向昏:指夜深人静时,屋外月光透过窗户映在墙上,发出微弱的声响。 纸窗幽梦锁香魂:形容诗人沉浸在深深的思考中,仿佛被香气迷住无法自拔。 虬身染雾鳞犹湿:形容诗人在深夜里,身体蜷缩着,就像一条虬龙一样,身上还沾满了雾气。 獭髓涂霜玉未温:比喻诗人的身体还很虚弱,如同涂了霜的玉石一样,没有完全冷却下来。 忍冻欲偿诗客债:意思是诗人忍受寒冷,想要完成自己的诗篇。 先春应识化工恩
注释: 小溪晓行:早晨在小溪边行走。 望中漠漠总烟岚,风土殊方惜未谙:眺望远方只见茫茫的烟雾和山峦,对于异地风情很是怀念。风土殊方:异地风俗不同。 诗为愁多添日课,酒因情懒废朝酣:因为忧愁而无心作诗,所以诗歌数量日渐增多;因为心情不佳,连饮酒都觉得无趣,所以懒得去喝。朝酣:早晨喝酒。 鸟争楝子和霜堕,僧拾松枝带叶担:鸟儿争抢着掉落的楝子,和尚捡拾松枝上的落叶挑着走,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重阳赐燕 鹄立仙班晓露寒,燕传天语下云端。 糕联红玉炊新枣,酒泛黄封出大官。 九奏凤韶声隐隐,双开雉尾影团团。 小臣何幸沾恩宠,默倚西风愧素餐。 注释: 1. 鹄立仙班:像天鹅一样站立在仙班上。鹄,天鹅。仙班,指神仙的行列。 2. 燕传天语:燕子传递着天上的话语。燕,燕子。天语,指皇帝或天神的旨意。 3. 糕联红玉:糕点用红色的玉装饰而成。糕,糕点。红玉,指红色的玉石。 4. 黄封:黄色的封印
临风脉脉度寒朝,谁与花神破寂寥。 注释:在春风中静静摇曳,仿佛在度过寒冷的早晨,是花神自己还是有人能打破这寂静的氛围? 碧藓封香春尚浅,沧池浸影雪初消。 注释:青苔覆盖的花朵散发出淡淡的香气,春天的气息还很淡薄;清澈的池水中倒映着初降的雪花。 枝藏病鹤如怜瘦,瓣落深宫欲斗娇。 注释:树枝间隐藏的病弱的鹤群似乎在怜悯它们消瘦的身体;花瓣凋零后落下,像是在争斗以展示其美丽。
【注释】 策马龙冈路转西,茂林修竹映榱题。 帐前云傍炉烟起,檐外风疑石马嘶。 长恨袁曹真虺豕,谁知陆吕亦鲸鲵。 堂堂两表扶忠义,日月光高泰华低。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拜谒武侯祠(诸葛亮祠堂)的观感。 第一句“楚雄拜武侯祠”,点明了作者的目的地,也交代了此行的目的——拜谒武侯祠,即诸葛亮的祠堂。“楚雄”,地名,在今云南大理一带;“武侯”,指诸葛亮。 第二句“策马龙冈路转西”。从楚雄出发
诗句逐句释义: 1. "初至湖南赠张汝桢道长" - "初到湖南":表示诗人第一次到达湖南。 - "赠张汝桢道长":这是对张汝桢道长的致敬,因为张汝桢是道士,所以称为“道长”。 2. "黄叶沧洲动晓霜,埋轮风采识张纲" - "黄叶沧洲":描述了秋季的景色,黄色的树叶和广阔的湖泊或河流,给人一种秋天的感觉。 - "动晓霜":早晨的霜开始融化,天气变暖。 - "埋轮风格识张纲"
【注释】 玉露新凉秋满林:指秋天的凉爽。 晓风穿户气萧森:早晨的微风吹拂着门窗,使人感到寒意。 写怀诗句传梧叶:写下的诗句飘落在梧桐树上,仿佛在传诵着诗人的情感。 梦短为悬经国虑:梦中的时间短暂,担心国家大事(如战争)。 年丰偏惬济时心:年景丰收,使人们心情愉悦,也符合治理国家的需要。 授衣节候知将近:送衣服的日子即将到来(即立冬),这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纱帷透远砧:纱帐透出远处传来的砧声
以下是对《岭南察院和郁道长韵》逐句的解读: 1. 诗句释义: - 叹息西风滞葛衣:西风使得葛衣难以舒展,表达了作者因季节更迭而感到的不适或无奈。 - 几多情事与心违:有许多情感的事情与内心的期望相违背。 - 白云万里天如寄:白云万里,仿佛天空在寄托着一切。 - 黄叶千林客未归:黄叶满林,客人尚未归来,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作者的孤独或思乡之情。 - 雁足有时凭附信:大雁飞翔时
【注释】 次文峰先生:次指追随,文峰即文山公,宋末抗元名臣文天祥;秋兴二首:秋兴是诗人因时局动荡而作的诗。 客里逢秋:在异乡逢到秋天。 落叶响随窗外雨:落叶声随着窗外淅沥的秋雨飘落。 枯枝飘作水中槎:干枯的树枝随风飘落在水里,好像槎(竹筏)一样。槎,竹筏。 谁家断续敲砧杵:是谁家断断续续地敲击着捣衣的棒子。砧杵,古代捣衣的工具。 何处喧嘈竞鼓笳(jiā):什么地方传来嘈杂喧闹的鼓声和笳声。喧嘈
孙泰,明代诗人,字时寅,是归安人,曾任刑部郎官,出知成都,改任兖州,有龙溪藏槁。他的诗风以大度、舍己为人、克己为人著称。以下是对孙泰的相关介绍: 1. 生平经历 - 科举功名:孙泰的科举成就不详。 - 官场经历:他曾担任刑部郎官,后出知成都,改任兖州。 - 文学造诣:孙泰有龙溪藏槁,显示了他深厚的文学造诣。 2. 诗歌特点 - 豁达大度:孙泰的诗歌展现出他豁达大度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