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马龙冈路转西,茂林修竹映榱题。
帐前云傍炉烟起,檐外风疑石马嘶。
长恨袁曹真虺豕,谁知陆吕亦鲸鲵。
堂堂两表扶忠义,日月光高泰华低。

【注释】

策马龙冈路转西,茂林修竹映榱题。

帐前云傍炉烟起,檐外风疑石马嘶。

长恨袁曹真虺豕,谁知陆吕亦鲸鲵。

堂堂两表扶忠义,日月光高泰华低。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拜谒武侯祠(诸葛亮祠堂)的观感。

第一句“楚雄拜武侯祠”,点明了作者的目的地,也交代了此行的目的——拜谒武侯祠,即诸葛亮的祠堂。“楚雄”,地名,在今云南大理一带;“武侯”,指诸葛亮。

第二句“策马龙冈路转西”。从楚雄出发,经过一段路程后,来到了“龙冈”,这里指武侯祠所在的山冈。“策马”即骑马,“龙冈”即武侯祠所在地。

第三、四句“茂林修竹映榱题。”“茂林”是茂密的树林,“修竹”是修长的竹子。“榱题”是指堂上的梁柱和斗拱。这两句写武侯祠所在山上树木葱茏,竹林茂密,堂上梁柱斗拱,十分壮观。

五、六句“帐前云傍炉烟起”,“帐前”是说诸葛亮生前曾设帐篷于山上,以备风雨之需,故称帐前。“云”指山中云雾缭绕。“炉烟起”指炉火燃烧时冒出的烟气。“檐外风疑石马嘶”,意思是山崖外有风吹过,仿佛听到石马奔跑的声音。

七、八句“长恨袁曹真虺(huǐ)豕,谁知陆吕亦鲸鲵。”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常恨曹操、袁绍这些奸贼小人如同毒蛇一样害人,又何曾想到像吕蒙、孙权等人也是像巨鲸一样兴风作浪。“虺”是毒蛇;“豕”是野猪;“陆”代指孙权,“吕”指吕蒙。

九、十句“堂堂两表扶忠义,日月光高泰华低。”“堂堂”是庄严的样子;“两表”指《出师表》和《陈情表》。“光”指太阳,“高”指月亮,“泰华”指泰山和华山。这句的意思是,他们的文章虽然写得文采斑斓,但都是出于忠于国家、忠于民族的赤诚之心。

【译文】

策马来到龙冈路转弯向西,茂密的树林高大挺拔,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映衬着殿堂的屋脊。帐前的云雾环绕着炊烟升腾而起,山崖之外好像听到了石马奔驰的嘶鸣声。常恨曹操、袁绍这样的小人如同毒蛇一般危害人民,又怎能知道吕蒙、孙权这样的家伙也像大鲸鱼那样兴风作浪呢?两位表臣的文章虽然文采飞扬,但他们都是出于忠于国家、忠于民族的赤诚之心。太阳和月亮的光芒照耀着泰山和华山,使得它们显得更加壮丽雄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