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云风急雁行斜,客里逢秋感岁华。
落叶响随窗外雨,枯枝飘作水中槎。
谁家断续敲砧杵,何处喧嘈竞鼓笳。
赖有清香能慰藉,石栏岩桂正开花。
【注释】
次文峰先生:次指追随,文峰即文山公,宋末抗元名臣文天祥;秋兴二首:秋兴是诗人因时局动荡而作的诗。
客里逢秋:在异乡逢到秋天。
落叶响随窗外雨:落叶声随着窗外淅沥的秋雨飘落。
枯枝飘作水中槎:干枯的树枝随风飘落在水里,好像槎(竹筏)一样。槎,竹筏。
谁家断续敲砧杵:是谁家断断续续地敲击着捣衣的棒子。砧杵,古代捣衣的工具。
何处喧嘈竞鼓笳(jiā):什么地方传来嘈杂喧闹的鼓声和笳声。喧嘈,声音嘈杂。笳,乐器,古时胡人用它奏乐。
赖有清香能慰藉:幸好这清香能够安慰我。
石栏岩桂正开花:石栏旁的岩石上桂花正在开放。
【赏析】
此诗为宋末诗人文天祥的组诗《次文山先生秋兴》中的第二首。这首诗写诗人对国事的忧虑及自己壮志未酬的苦闷情绪。全诗意境清幽,语言简练,情感深沉。作者在描写景物时,运用了多种手法,如“落叶声”与“淅沥秋雨”、“枯枝”与“水中槎”,既写出了声音,也写出了物象的动态,更突出了秋天的萧瑟气氛;“谁家断续敲砧杵”一句中,“砧杵”本是捣衣用具,这里却用其谐音“禁鼓”,暗示出边关战乱、百姓不得安宁的社会现实。此外,作者又巧妙地把“落叶”比作“秋雨”,“枯枝”比作“水中槎”,以声传情,使读者仿佛听到了秋风中落叶的沙沙声,枯枝被风吹落的声音,还有水中漂浮的槎木发出的声响,从而更加突出了秋雨和落叶的萧瑟气氛。最后,诗人写到“赖有清香能慰藉”,表达了自己虽处境艰难但依然乐观向上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