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英一朵伴朝晖,挂影扶桑鹤未归。
秋水虚明初擘絮,春风淡荡不成衣。
长疑青帝开帘幕,每与幽人护钓矶。
只恐从龙行雨去,故山清梦亦应稀。

【注释】

英英:形容花朵色彩鲜艳。朝晖:早上的阳光。扶桑:古代传说中的神木名,这里指太阳。秋水:秋天的水,泛指秋天的景色,也指秋天的水色。擘絮:把棉花或棉絮撕开,比喻春天的景象。青帝:即东皇太一,是古代神话中的天帝。幽人:隐士。从龙行雨:指随从龙去降雨,暗指自己将有官运亨通之时。清梦:清静的梦境。亦应稀:也应该稀少了。

【赏析】

《咏东云》:在这首诗中,诗人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出了早晨天空的美丽景致,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感慨和期待。首联“英英一朵伴朝晖,挂影扶桑鹤未归”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阳光下,一朵盛开的花陪伴着朝阳,显得格外鲜艳动人。同时,它也象征着美好的未来和希望。

第二联“秋水虚明初擘絮,春风淡荡不成衣”则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喜爱和赞美。这里的“秋水”指的是秋天的景色,而“春水”则是指春天的水色。两者都是自然界中的美丽景象,但前者更显得清澈透明,而后者则更显得温柔细腻。通过对比,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第三联“长疑青帝开帘幕,每与幽人护钓矶”则是诗人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和感受。在这里,诗人想象着青帝(即东皇太一)开帘幕的场景,这似乎暗示着他即将获得官运亨通之时。同时,他也与幽人(即隐士)一起守护着钓鱼矶上的宁静和美好。这体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之情。

第四联“只恐从龙行雨去,故山清梦亦应稀”,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的担忧和期待。他担心随着官运亨通而来的可能并不是他所期望的,因此感到有些忧虑。但是,他也相信这些美好的事情最终都会过去,而他的故山之梦也将随之消散。这体现了诗人对现实与理想的复杂情感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表达出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同时,它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困惑,以及对未来的思考和期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