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云度岭即炎方,十月山桥满屐霜。
蕉亸故衣羞恋绿,菊留残朵欲飞黄。
鹧鸪有意怜行客,茅屋无烟锁夕阳。
此日观风增感慨,马蹄随处有荒凉。

【注释】

梅岭:指广东、广西一带。炎方:南方。

蕉亸(duǒ)故衣羞恋绿:意即蕉叶下垂,依恋翠绿的衣裳。亸,下垂。

菊留残朵欲飞黄:菊已凋谢,但花蕊尚存。黄花即菊花,这里借指秋天。

鹧鸪(zhè gū):鸟类名,叫声像“行不得也哥哥”。此句说:鹧鸪似乎在同情远行的游子,怜惜他的艰辛。

茅屋无烟锁夕阳:意即茅屋炊烟早已散尽,只有夕阳如锁,笼罩着茅舍。

观风:观察风俗民情。

马蹄随处有荒凉:意即处处都见战乱之迹。

【赏析】

这首七绝是写诗人在岭南地区所见所感。首联点明了岭南之地;次联描写了岭南地区的自然景色和气候特征;三联写出了岭南地区百姓的艰苦生活和游子们的愁绪;最后以感叹收尾,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动乱的忧虑。

首联点明了岭南之地。“谁云度岭即炎方”一句中的“即”,表明诗人认为岭南之地正是南方炎热的地区。“十月山桥满屐霜”一句,描绘了岭南地区冬季的景象,以及岭南人对于寒冷的抵抗。

次联描写了岭南地区的自然景色和气候特征。“蕉亸故衣羞恋绿”这句描绘出一幅蕉叶下垂、依恋绿裳的画面,形象生动,让人仿佛能看到那片翠绿的叶子在秋风中摇曳,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而“菊留残朵欲飞黄”则描绘出了一幅菊花凋零、花瓣飘落的画面,让人感受到秋天的气息和岁月的流转。

三联写出了岭南地区百姓的艰苦生活和游子们的愁绪。“鹧鸪有意怜行客,茅屋无烟锁夕阳”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岭南百姓生活的同情和对他们的关怀。“鹧鸪”,一种鸟类,叫声像“行不得也哥哥”,诗人借此来表达他对游子的同情和关心之情。“茅屋无烟锁夕阳”则描绘出了一幅宁静而孤独的画面,让人感受到游子的孤独和思乡之情。

最后以感叹收尾,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动乱的忧虑。“此日观风增感慨,马蹄随处有荒凉。”这句表达了诗人对当前社会动乱不安的现状的担忧和感慨之情。他看到了社会的混乱和人民的苦难,感受到了国家的动荡不安。因此,他更加关注国家的安危和社会的稳定。

这首诗通过描绘岭南地区的自然景色和气候特征,展现了游子们的生活状况和思乡情怀。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动乱的忧虑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