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献,原名徐琏,明代诗人,生于公元1468,卒于公元1544
明陕西朝邑人,一作真定府武邑人,字宗献,号玉峰。
弘治十二年进士。
由户部郎中出为严州知府,丁忧后改袁州。
从王守仁讨宸濠,获首功千余,迁江西右参政。
嘉靖二年大计,被劾罢,竟废。
有《玉峰集》、《群书纂要》。
生卒年:1468-1544
宗献,原名徐琏,明代诗人,生于公元1468,卒于公元1544
明陕西朝邑人,一作真定府武邑人,字宗献,号玉峰。
弘治十二年进士。
由户部郎中出为严州知府,丁忧后改袁州。
从王守仁讨宸濠,获首功千余,迁江西右参政。
嘉靖二年大计,被劾罢,竟废。
有《玉峰集》、《群书纂要》。
生卒年:1468-1544
【注释】 南康:郡名,治所在今江西星子。牛岭:在南康县境内。近南荒:临近荒野。旬宣:指旬邑和宣平二县,均在南康附近。野兴长:野外游玩的兴趣不减。穿桥溪水溢:指穿城而过的溪水溢出,流经城下。夹路稻花香:指两旁稻田里稻花盛开,散发出阵阵清香。岚翠:山间云雾缭绕,青翠欲滴。松风扇晚凉:指松林中吹来阵阵清风,使人心旷神怡。征科民业苦,时弊更堪伤:指百姓遭受赋税徭役的压迫,国家的政治弊端也使人痛心疾首。
《登黄鹤楼》是唐代诗人崔颢的作品,下面是这首诗的译文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黄鹤楼上的所见所感。前四句写登临怀古,后四句写站在黄鹤楼上的所见所思。诗人从楼名之由来写起,通过对眼前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自己怀古伤今、忧国忧民的情感。其中“昔人已乘黄鹤去”一句,既是对传说中仙人子安的怀念,也是诗人感慨世事无常、人事已非的写照。同时,诗人通过描绘汉阳树木、鹦鹉洲等景物,展现了一幅江边景色的画面
潭口松林 驿站经过潭口,远处的松树林立。 翠绿的树木倒映在村郭黄昏,影子进入岭上的云深处。 寒冷的岁月凌霜结露,斜阳中鸟儿聚集鸣啼。 仕途上我更加慷慨激昂,世事烦扰更使我牵挂心头。 译文: 驿站经过潭口,远处的松树林立。 翠绿色的树木倒映在村郭的黄昏时分,影子深入到岭上的深云之中。 寒冷的岁月中,凌霜结露,斜阳中鸟儿聚集鸣啼。 仕途上我更加慷慨激昂,世事烦扰更使我牵挂心头。 赏析:
洪阳洞 洪阳二老爱幽清,空室遗踪有数名。 寂寞久荒炉火永,玲珑远应渡篙声。 云霞阴润苔先绿,石燕飞翔雨后晴。 几度游人题古壁,洞门无锁月长明。 注释: 1. 洪阳二老:指洪阳洞附近的两位老者,他们喜爱这里幽静的景色。 2. 空室遗踪:指的是洪阳洞内空荡荡的屋子和一些遗迹,它们静静地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3. 寂寥:形容这里很安静,没有其他人来打扰。 4. 玲珑:形容洪阳洞的石头结构精致而美丽。 5
明陕西朝邑人,一作真定府武邑人,字宗献,号玉峰。 弘治十二年进士。 由户部郎中出为严州知府,丁忧后改袁州。 从王守仁讨宸濠,获首功千余,迁江西右参政。 嘉靖二年大计,被劾罢,竟废。 有《玉峰集》、《群书纂要》。 生卒年
华时亨是明代诗人。 关于华时亨的生平,明末清初的江南无锡人是他的重要背景信息。他字仲通,是一位明诸生。在明朝末年和清朝初年,华时亨不仅在文学上有造诣,而且还曾跟随高攀龙学习。他的诗作多以自然景色和历史典故为题材,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