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侯,原名华琪芳,明代诗人
华琪芳,字方侯,号末齐,南直隶无锡人。
明末官员。
天启五年(1625年)乙丑进士一甲第二名,授翰林院编修,历官少詹事。
曾协助魏忠贤纂修《三朝要典》。
年四十九卒,著有《宜博集》藏于家,屋漏水浸损坏,仅余前数页可认。
生卒年:?-?
方侯,原名华琪芳,明代诗人
华琪芳,字方侯,号末齐,南直隶无锡人。
明末官员。
天启五年(1625年)乙丑进士一甲第二名,授翰林院编修,历官少詹事。
曾协助魏忠贤纂修《三朝要典》。
年四十九卒,著有《宜博集》藏于家,屋漏水浸损坏,仅余前数页可认。
生卒年:?-?
【注释】 1. 惠山:在江苏无锡。石门:即惠山之石门,为惠山胜迹之一。 2. 晨凌苍霭上,暮并山禽栖。 3. 一步一超忽,旷然睇清溪。 4. 苟非天所设,谁为积崇基。 5. 烟云入始阶,泉石破旧迷。 6. 士樵不同术,桃李非异蹊。 7. 茅茨来春风,亦有黄鹂啼。 8. 所以铅椠徒,守道贵不移。 9. 墙蒿抗岩柯,青条陵碧荑。 10. 太虚亦何心,气运无安排。 11. 君看方寸内,自有上天梯。
【释义】 风雨弦歌之地,天命让我的主张在南方传播。 交往从淡泊处久,正义向着平静中领悟。 得意时鸟声悦耳,名言使绿色草木酣畅。 优美的歌声能砭治风俗,何必假借双柑呢。 【赏析】 本诗是一首咏物言志诗。首联“风雨弦歌地,天教吾道南”,写诗人置身风风雨雨、琴瑟和鸣之地,天命让他的主张在南方传扬。 颔联“交从澹处久,义向静中参。”写交往从淡薄中长久,正义向着平静中领悟。诗人认为,只要坚持正道
晨凌苍霭上,暮并山禽栖。 一步一超忽,旷然睇清溪。 苟非天所设,谁为积崇基。 烟云入始阶,泉石破旧迷。 士樵不同术,桃李非异蹊。 茅茨来春风,亦有黄鹂啼。 所以铅椠徒,守道贵不移。 墙蒿抗岩柯,青条陵碧荑。 太虚亦何心,气运无安排。 君看方寸内,自有上天梯
华琪芳,字方侯,号末齐,南直隶无锡人。 明末官员。 天启五年(1625年)乙丑进士一甲第二名,授翰林院编修,历官少詹事。 曾协助魏忠贤纂修《三朝要典》。 年四十九卒,著有《宜博集》藏于家,屋漏水浸损坏,仅余前数页可认。 生卒年:?-
秦德滋,明代诗人,原名渔,字以巽。他是明末清初无锡人,耀曾孙。在文学上有一定的成就和影响,尤其擅长诗歌创作和楷书书法方面,尤如欧阳询一般,具有深厚的艺术功底。 秦德滋的生平经历丰富多元,他在文学上有卓越的贡献。他工于诗作,与同邑华淑、黄传祖、黄芝、秦德洢、秦德淇、孙汉广、吕自咸等人结涯臻诗社。这个诗社成员众多,可见他的人脉广泛以及影响力之大。他的诗歌作品在当时受到了广泛的赞誉
秦侃是明代的著名诗人。秦侃,字文和,一字国毅,号逸休,是明代无锡人。他不仅以诗歌才华著称,还涉猎黄岐术,对抄录秘方书有浓厚的兴趣,并以此谋生。 秦侃的一生可以用“读书励节操,事精黄岐术”来形容。他勤于学习,注重个人品格修养,并且对于医术有着深厚的兴趣和实践,这在他的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他的作品风格多样,既有描写自然景色的佳作,如“雁行搏欲上,凤翼抱能飞”,又有表达离愁别绪的诗篇
华启直是明代的诗人,字礼成,号豫庵。他生于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是无锡人,属于恩孙之列。他在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中进士,曾历任湖广孝感知县、顺天教授、国子监丞和刑部浙江司主事等职。 华启直的诗歌创作涵盖了许多题材,其中以山水田园诗为多。他的作品展现了对自然风光的热爱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赠南禅寺主持静庵》这首诗便是其代表作之一。在这首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