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源,原名袁业泗,明代诗人
袁业泗,字景源,是明朝时期江西宜春人,万历二十六年进士,曾历任乐清县知县、漳州府知府等职,以循良著称。他在崇祯年间分守岭东,后又被征为南鸿胪寺少卿。
袁业泗在明末清初的文坛上留下了深刻的影响,他的作品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也展示了个人的审美情趣和思想倾向。他的诗词全集收录了多首代表作品,通过对这些作品的学习,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袁业泗的诗风及其文学成就。
景源,原名袁业泗,明代诗人
袁业泗,字景源,是明朝时期江西宜春人,万历二十六年进士,曾历任乐清县知县、漳州府知府等职,以循良著称。他在崇祯年间分守岭东,后又被征为南鸿胪寺少卿。
袁业泗在明末清初的文坛上留下了深刻的影响,他的作品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也展示了个人的审美情趣和思想倾向。他的诗词全集收录了多首代表作品,通过对这些作品的学习,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袁业泗的诗风及其文学成就。
卢洲三元阁落成志喜 银榜新题接上台,嵯峨飞阁逐江开。 当年卢石人为重,此日龙沙天若回。 见辟乾坤高定位,重栽桃李长新材。 吾侪杖履登临暇,笑指河山气壮哉。 【注释】 卢洲:指江西南昌。三元阁:旧时学宫名,因每年乡试中解元、会元、亚元的三人分别得“三元”而得名。卢洲三元阁:是明朝状元罗洪先的故乡。 银榜:科举考试的录取通知书,俗称“红榜”。台:考场。 嵯峨:形容建筑雄伟高大。飞阁:即飞檐翘角的阁楼
袁业泗,字景源,是明朝时期江西宜春人,万历二十六年进士,曾历任乐清县知县、漳州府知府等职,以循良著称。他在崇祯年间分守岭东,后又被征为南鸿胪寺少卿。 袁业泗在明末清初的文坛上留下了深刻的影响,他的作品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也展示了个人的审美情趣和思想倾向。他的诗词全集收录了多首代表作品,通过对这些作品的学习,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袁业泗的诗风及其文学成就
明代诗人陈阶,字于阶,出生于明朝万历年间,是松江府华亭县白沙乡人,具体生平事迹记载不详。 陈阶的诗歌创作在文学史上留下了独特的印记。他的代表作《柏林寺·虬柏流苍雾》便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和内心感受相结合的五律诗。这首诗中,“虬柏流苍雾”与“龙泉涌翠嵎”相互映衬,展现了一种超然脱俗的意境;“塔高藏舍利,地胜隐浮图”则透露出作者对于佛学信仰的虔诚与向往。而“有客寻难到,无尘坐转娱”,更是将人与自然
袁世振,字抑之,号沧孺,是明朝时期的诗人,生于湖广蕲州(今湖北省蕲春县),卒于崇祯五年(1632年)。他是一位在明代有着显著政治和文学成就的官员。 袁世振出生于一个有文化传统的家庭,他的祖父袁宗皋在明成化年间担任过南京礼部尚书。袁世振本人也受到良好的教育和熏陶,他不仅在文学上有所建树,也在政务上有显著表现。他在官场上历任多个职位,包括临川知县、浙江金华府同知、南京应天府治中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