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乔,原名陈松,明代诗人
陈松(1513-?)字子乔,号左川。
原籍裕州。
明正德八年生,嘉靖十九年(1540)举人,二十年(1541)进士,二十一年(1542)授徽州府节推。
二十四年(1545)升南京河南道监察御史、湖广按察司佥事。
《康熙青县志》谓其雅好吟咏,五七言近体尤为卓绝,选诗家咸推重之,其诗见于《皇明诗统》、《大岳太和山志》等书。
生卒年:?-?
子乔,原名陈松,明代诗人
陈松(1513-?)字子乔,号左川。
原籍裕州。
明正德八年生,嘉靖十九年(1540)举人,二十年(1541)进士,二十一年(1542)授徽州府节推。
二十四年(1545)升南京河南道监察御史、湖广按察司佥事。
《康熙青县志》谓其雅好吟咏,五七言近体尤为卓绝,选诗家咸推重之,其诗见于《皇明诗统》、《大岳太和山志》等书。
生卒年:?-?
诗句释义: 1. 地控神仙府 - 这里指的是某个地方控制或主宰了神仙的居所。 2. 山藏太乙坛 - 太乙是道教中的重要神祇,通常与宇宙的生成和变化相关联,这里的“山藏太乙坛”意味着这个地方隐藏了一个与太乙有关的神圣场所。 3. 云飘萝洞湿 - 萝洞可能是一个地名,或者是指一种洞穴,云在此处可能指云雾缭绕的景象。 4. 月射玉炉寒 - 月光穿透了玉制的炉子,给人一种寒冷的感觉
以下是对《秋日水心亭阅试水战》的逐句释义: 1. 孤亭落木郁萧萧:“孤亭”指的是一座孤零零的亭子,“落木”则形容树木的落叶纷纷扬扬地飘落,营造出一种萧瑟凄凉的氛围。这里的“郁萧萧”表达了作者对秋天景色的细腻观察和内心感受,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悲凉之感。 2. 百二楼船斗海潮:“百二”在这里可能是指数量之多,而“楼船”则是古代战舰的一种形式,用以描述船只众多且壮观的情景
【注释】紫府观 其二:葛洪,字稚珪,自号抱朴子,东晋时期道教理论家、炼丹术士和医药学家。他的《抱朴子》一书,是中国古代著名的道教经典之一,书中记载了他关于炼丹术的研究心得,其中有许多关于炼丹术的详细描述。紫府观,是中国古代道教的一个著名道观,据说是道教创始人之一的葛洪所建造。 诗句解析与赏析: 1. 紫府观 其二:紫府观,即紫府观二。紫府观是一个道教庙宇,传说中是葛洪创建的
【注释】 金光:指太阳,比喻董浔阳。银汉:银河,指天上的银河。仙槎:神话中一种木制的筏子,传说中用来渡天河。秦太史:指西汉的张骞。临邛:在今四川邛崃,汉代时是著名的文化、经济中心,所以有“争迓汉相如”之说;也有人认为这里指唐代诗人李白,李白曾作《与韩荆州书》,希望得到赏识,而韩又推荐他为江陵令,后来李白到江陵,韩又推荐他去担任南浦县令,因此称临邛为“汉相如”。文藻:文章辞藻。简书:书信。沧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嘉佑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以及赏析: 芳草甜迂路,危岩倚太虚。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芳草覆盖着蜿蜒曲折的道路,危岩耸立在太虚空中,显得高远而神秘。 石龙喷紫雾,林鸟话山居。 这句诗通过描绘石龙和林鸟的形象,展现了山林间的宁静与和谐。紫雾弥漫在空气中,仿佛是山中的灵气在飘荡,而林鸟则在树林中欢声笑语,似乎在诉说着它们的山居生活。 台满求仙月,碑馀宝篆书。
金光罢草忆林庐,银汉仙槎忆客居。 淮海遥传秦太史,临邛争迓汉相如。 隔溪花柳邀文藻,近水云霞护简书。 明发湖南伤此别,沧江何处觅双鱼
陈升,是明朝末年的岭南诗人,他的诗作中透露出对时代变迁的深刻感悟以及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以下是关于他的详细介绍: 1. 生平简介: - 陈升,字乔生,号中洲,生于1614年,卒于1673年后。他是明末清初广东南海人(今广州白云区金沙街沙贝社区),出身仕宦之家。 - 陈升的家族背景为其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环境,他与兄长陈子壮一同在南明永历时期担任官职,但因抗清失败而殉国。 2. 文学成就:
明浙江馀姚人,字山甫,号宅平,又号紫墩居士。 嘉靖十一年进士。 授行人,改南京吏科给事中。 劾武定侯郭勋骄恣,又与同官王晔、御史陈绍等劾严嵩奸贪,出为湖广参议,转右参政归。 读书如寒士,诗文尔雅,不为奇崛,书法亦精。 有《受欪稿》。 生卒年
明末清初江南吴县人,原名晋,字令昭,又字蕴玉,号箨庵、幔亭歌者、幔亭仙史、吉衣道人、白宾。 人称凫公。 诸生。 官湖北荆州知府。 署中惟有弈棋声、唱曲声、骰子声。 以忤上官被罢黜。 工隶书,精词曲、音律。 有《西楼记》、《金锁记》、《长生乐》、《玉麟符》、《瑞玉记》等传奇。 生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