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叔,原名黄景章,明代诗人
黄景章(?-?)是明朝的诗人,以诗名留青史。以下是具体介绍:
- 生平背景
- 早年生活:据《黄景章传》记载,黄景章出生于浙江宁波府鄞县,字唐叔。关于他的出生年份存在不同的记载,如戊寅年(1578年)和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这些信息虽然存在差异,但均指向他是明朝中期的文人。
- 职业经历:黄景章曾任知平原县、工部主事等职,并有显著的政绩表现。他历任郎中、湖广按察使等职,并在应天府尹任上因政绩出众而被举为卓异,最终得以入觐皇帝并获得提拔。
- 晚年归隐:在官至工部侍郎后,黄景章选择引年归卒,其生平事迹也由此落下帷幕。
- 文学成就
- 作品数量:虽然具体的诗歌数量不详,但据古诗词网所收集的资料显示,黄景章留下了1首作品。这显示了他在文学创作方面的投入并不广泛,但每一篇作品都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和影响力。
- 文学风格:黄景章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景色与抒发个人情感,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他擅长运用简洁有力的语言,表达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赞美。其作品中既有豪放奔放的气势,也有细腻婉约的情感,体现了明代诗歌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 后世影响:即便现存的作品数量不多,黄景章的诗歌依然受到后世文人的推崇。他的诗句中蕴含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魅力,对研究明代文学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通过对他的诗歌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文化特点,并对现代文学创作提供灵感和借鉴。
黄景章虽然一生短暂且作品不多,但他留下的那首诗歌“几年萧瑟敝裘归,又见阳春蔼帝畿。双剑龙蟠精久射,一鹏水激怒先飞。相逢争羡翔云路,此去谁怜逐钓矶。”却因其独特的意境和深邃的内涵而备受瞩目。通过这首作品不仅能够窥见明代诗人的创作风貌,更能深刻体会到那个时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