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锡,原名黄福,明代诗人,生于公元1363,卒于公元1440
明山东昌邑人,字如锡,号后乐翁。
洪武中,由太学生历金吾前卫经历,上书论国家大计,太祖奇之,超拜工部右侍郎。
成祖时以工部尚书,掌交趾布政、按察二司事,在任十九年,随事制宜,上下帖然。
及还,交人扶携走送。
宣德初改南京户部,旋加少保,参赞机务。
福历事六朝,多所建白。
成化初谥忠宣。
有《黄忠宣集》。
生卒年:1363-1440
如锡,原名黄福,明代诗人,生于公元1363,卒于公元1440
明山东昌邑人,字如锡,号后乐翁。
洪武中,由太学生历金吾前卫经历,上书论国家大计,太祖奇之,超拜工部右侍郎。
成祖时以工部尚书,掌交趾布政、按察二司事,在任十九年,随事制宜,上下帖然。
及还,交人扶携走送。
宣德初改南京户部,旋加少保,参赞机务。
福历事六朝,多所建白。
成化初谥忠宣。
有《黄忠宣集》。
生卒年:1363-1440
过武昌 四时常不极,一棹况无涯。 击汰天疑路,停桡水是家。 危洲行处直,远郭望中斜。 沙势衔山影,波光荡日华。 芦明空岸雪,叶乱晚陂霞。 稍辨武昌树,初飞梦泽鸦。 客愁增湍驶,楚色满蒹葭。 欲访河干叟,林端见古槎。 赏析 1. 诗意与译文对比 - 诗句解析:《过武昌》通过描绘武昌的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传达了诗人对这座城市深厚情感和美好记忆。诗中的意象丰富,既有壮丽的自然风光
【注释】兴济:地名。阻风:船在河上遇到大风不能前进,停泊下来。天风连日自南来:连续几天的南风从天空刮到船上(指船行受阻)。星使:皇帝派来视察地方情况的小官。扁舟:狭长的船。北回:从北方回来。簌簌篾䉡频断续:指船上竹帘子因风吹得不停地摇晃,发出沙沙的响声,断断续续。迢迢:形容河道很长,曲折迂回。燕台:古时帝王所建的宫殿名。有诏:有诏书。新恩集:有新的命令、旨意聚集。楚馆:指楚国的馆驿
明山东昌邑人,字如锡,号后乐翁。 洪武中,由太学生历金吾前卫经历,上书论国家大计,太祖奇之,超拜工部右侍郎。 成祖时以工部尚书,掌交趾布政、按察二司事,在任十九年,随事制宜,上下帖然。 及还,交人扶携走送。 宣德初改南京户部,旋加少保,参赞机务。 福历事六朝,多所建白。 成化初谥忠宣。 有《黄忠宣集》。 生卒年
邹斯盛是明代的诗人,字舜五,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他的诗歌创作以《莼香书屋诗》为代表,展现了其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邹斯盛在明朝时期以其精湛的诗文技艺闻名,他的创作不仅反映了个人的情感和思想,也折射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具体介绍如下: 1. 个人背景:邹斯盛生于明朝时期,字舜五,籍贯为吴县。这一地域背景为他提供了丰富的自然和文化资源,这些元素在他的诗歌中得到了生动的体现。 2.
黄东山是明代著名的诗人。 字世瞻,四川叙州府富顺县人,其生平事迹丰富而独特。他不仅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成为成化八年壬辰科进士,而且在文学创作上有着显著的贡献。他的诗作风格多样,既有描绘自然景色的清新之作,如《题元珠观》,也有反映个人情感和志向的深沉之作,如《谒馀干东山书院》。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化底蕴,也表达了他对自然和社会的独特见解
明山东即墨人,字长倩。 天启二年进士。 崇祯初为御史,首请斥于熹宗将逝时矫旨加衔进秩的“伪官”六十一人,帝以列名太多,不听。 又劾周延儒、温体仁,不纳。 后体仁、延儒入阁,宗昌降级归。 十五年,清兵围即墨,宗昌率乡人拒守,城获全。 而次子基中矢死,其妻及三妾殉之,时人谓之一门五烈。 生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