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诗人杨所修是明末人,以其诗作“草庐秋到压霜痕”而闻名。
杨所修正在崇祯末年(1641年左右)被农民军攻陷商城县城。据传他在战斗中被杀,享年仅约40岁。尽管他的生平事迹和确切死因尚有待进一步考证,但杨所修的文学成就已被广泛认可。
明代诗人杨所修是明末人,以其诗作“草庐秋到压霜痕”而闻名。
杨所修正在崇祯末年(1641年左右)被农民军攻陷商城县城。据传他在战斗中被杀,享年仅约40岁。尽管他的生平事迹和确切死因尚有待进一步考证,但杨所修的文学成就已被广泛认可。
这首诗描述了孝子黄豫恬庐墓的情景。下面是逐句释义: 1. "草庐秋到压霜痕,语笑追寻梦里吞。" - 黄豫恬的草庐在秋天到来时,被霜雪所覆盖,留下了痕迹。 - 他一边说话一边笑着,仿佛在梦中吞下这些话语。 2. "云白户封迷远近,枫丹泪落失朝昏。" - 天空中白云飘荡,使得远方的门户显得模糊不清。 - 枫树染上了丹色,泪水落下,让人感到迷失方向和时间的流逝。 3. "魂依尺土忘生事
褚廷琯是一位明末清初的诗人,字砚耘,一字砚民,浙江嘉兴人。 在文学创作方面,褚廷琯以其草书而闻名。他的作品风格孤冷有幽韵,间写墨兰竹石,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才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他的诗作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意境,如《题画赠禅友》中的“四月莺啼绿扫天,兰香笋媆柳含烟”等诗句,都展现了他对自然景物的细致观察和深刻感悟。 除了诗词创作,褚廷琯在书法上也有很高的造诣。他以草书擅名
贾格并非明代诗人,而是明朝的一位官员。关于他的信息如下: 1. 生平简介:贾格,字伯坚,生于元朝末年,约公元一三六八年前后在世。他的生卒年不详,但根据历史记载,他大约在明太祖洪武初年前后在世。贾格的籍贯为山东沂州,具体位置可能位于今天的山东省境内。他的官位达到了中书左参政事,这是一个重要的官职,负责辅佐皇帝处理政务,参与国家的重要决策。 2. 文学贡献:贾格擅长散曲,这是一种诗歌形式,与唐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