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所修
明代诗人杨所修是明末人,以其诗作“草庐秋到压霜痕”而闻名。 杨所修正在崇祯末年(1641年左右)被农民军攻陷商城县城。据传他在战斗中被杀,享年仅约40岁。尽管他的生平事迹和确切死因尚有待进一步考证,但杨所修的文学成就已被广泛认可
明代杨所修《黄豫恬孝子庐墓诗》释义
这首诗描述了孝子黄豫恬庐墓的情景。下面是逐句释义: 1. "草庐秋到压霜痕,语笑追寻梦里吞。" - 黄豫恬的草庐在秋天到来时,被霜雪所覆盖,留下了痕迹。 - 他一边说话一边笑着,仿佛在梦中吞下这些话语。 2. "云白户封迷远近,枫丹泪落失朝昏。" - 天空中白云飘荡,使得远方的门户显得模糊不清。 - 枫树染上了丹色,泪水落下,让人感到迷失方向和时间的流逝。 3. "魂依尺土忘生事
黄豫恬孝子庐墓诗
草庐秋到压霜痕,语笑追寻梦里吞。 云白户封迷远近,枫丹泪落失朝昏。 魂依尺土忘生事,心恋乔松忆旧恩。 深夜麻衣如铁冷,哀声和月逗荒村
杨所修
明代诗人杨所修是明末人,以其诗作“草庐秋到压霜痕”而闻名。 杨所修正在崇祯末年(1641年左右)被农民军攻陷商城县城。据传他在战斗中被杀,享年仅约40岁。尽管他的生平事迹和确切死因尚有待进一步考证,但杨所修的文学成就已被广泛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