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哲,原名赵同鲁,明代诗人,生于公元1423,卒于公元1503
赵同鲁是明代的诗人。
字与哲,是明苏州府吴县人,生于1423年,卒于1503年。他是一位文学才华横溢的诗人,以其诗文著称于世。赵同鲁在年少时期就显示出了与众不同的志向和气质,广泛阅读历代诗歌,立志用文学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与哲,原名赵同鲁,明代诗人,生于公元1423,卒于公元1503
赵同鲁是明代的诗人。
字与哲,是明苏州府吴县人,生于1423年,卒于1503年。他是一位文学才华横溢的诗人,以其诗文著称于世。赵同鲁在年少时期就显示出了与众不同的志向和气质,广泛阅读历代诗歌,立志用文学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平赋诗 于赫皇明,奄有万方。 贡赋包篚,罔不来王。 矧兹畿甸,扬州之野。 厥土涂泥,厥田下下。 因地制赋,初匪不均。 末流敝刓,轻重攸分。 或轻而腴,或重而瘠。 富食其利,贫罹其厄。 宣皇悯焉,明诏是颁。 十宥其三,民用乂安。 逮乎迩年,岁祲疠作。 老弱叠叠,填沟委壑。 事既上闻,屡下优诏。 亟命大臣,抚绥慰劳。 赈之虽至,民则未苏。 继命我公,我公曰吁。 盍澄其源,盍正其本
【注释】 感遇:即感事、感物而发之诗。岁华:岁月,时光。晏:晚,迟。蹉跎:失意。穷达:指贫贱与显达,富贵与贫贱。卷舒:指屈伸,舒展。抗志:立定心志。磻溪:山名,在今陕西商县西北。莘野:地名,在今河南开封东南。纡情:寄托情怀。虞罗:传说中一种捕鸟的网。 【赏析】 《感遇》是一首抒情诗。诗人以“感遇”为题,抒写自己对人生道路和仕进前途的不同遭遇所抱的态度以及由此产生的感受。 首联:“岁华既云晏
赵同鲁是明代的诗人。 字与哲,是明苏州府吴县人,生于1423年,卒于1503年。他是一位文学才华横溢的诗人,以其诗文著称于世。赵同鲁在年少时期就显示出了与众不同的志向和气质,广泛阅读历代诗歌,立志用文学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明浙江平湖人,字鸿达。 正德六年进士。 授建昌推官。 擢南京户科给事中,改兵科。 嘉靖初请逐不法太监崔文,不听。 旋以哭争大礼,被廷杖。 历吏科左给事中,以疾去。 再起,迁工科都给事中,疏言桂萼、翟銮旷职宜罢;张聪专权,宜简用耆权以分其任。 忤旨夺俸。 终山西右参政。 工诗,有《渐斋诗草》。 生卒年:?-
邓迁是明朝的诗人。 字元善,号静山,是明代著名的诗人和学者。他的诗作以自然景物描写见长,尤其擅长描绘秋天的景致和感受。邓迁的作品体现了他深厚的文学造诣以及对自然的细致观察。他不仅在诗歌创作上有卓越成就,还在学术上有所贡献,其著作对于研究明代文化和文学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