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山西襄垣人,字舜卿,号紫岩。
弘治十二年进士。
授编修,充经筵讲官。
正德初,预修《孝宗实录》。
刘瑾擅权,改授兵部主事。
瑾诛,复旧职,历翰林侍讲学士。
嘉靖初,预修《武宗实录》,升礼部右侍郎。
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
卒谥文安。
有《紫岩集》。
生卒年:1477-1553
明山西襄垣人,字舜卿,号紫岩。
弘治十二年进士。
授编修,充经筵讲官。
正德初,预修《孝宗实录》。
刘瑾擅权,改授兵部主事。
瑾诛,复旧职,历翰林侍讲学士。
嘉靖初,预修《武宗实录》,升礼部右侍郎。
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
卒谥文安。
有《紫岩集》。
生卒年:1477-1553
【注释】 过内丘偶述:在太和年间,诗人曾两次出任内丘县令。内丘,今属河北,在大名府东北。偶(òu):偶尔,偶然。 四十年来宦两京:四十年中在内丘、洛阳任职。两京,泛指京城,这里指洛阳和内丘。 圣恩新赐锦堂荣:朝廷的恩典,给内丘县官邸赐以华丽的锦帐装饰。锦堂,华丽的厅堂。 三都赋后惭华国:杜甫的《三都赋》是一篇描写三国都城建邺(今南京)、东晋都城建康(今南京)和西晋都城洛阳的作品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词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要注意结合全诗的内容和思想情感,从炼字、手法、意境、主题等角度进行具体分析。 “曲江花底记同游,十五年来鬓欲秋。”诗人在回忆昔日与同年一起赏花游春的美好时光,如今已十五年过去了,自己的头发已经变得有些花白了。“十五年来”是说时间之长;“鬓欲秋”则说明自己年岁之大。这两句是全诗的开头,为下文作铺垫。颈联“楚国旌旄新宠渥
【注释】邢州:今河北邢台。管钥寄曾叨省闼:指曾经得到过朝廷的委任和信任,在朝为官。纶竿梦已到林丘:指自己已经辞官归隐,回到山林之中。国恩深未报,江湖应复庙堂忧:国家对你深厚的恩情你没有回报,你在江湖上应该又为朝廷担忧了。 赏析: 这是一首感怀诗。开头三句说,我在邢州住了七年,风尘仆仆,头发都白了。这反映了作者宦海浮沉的辛酸经历。“管钥寄曾叨省闼”,说自己曾经得到过朝廷的信任和重用,身在朝中任职
明山西襄垣人,字舜卿,号紫岩。 弘治十二年进士。 授编修,充经筵讲官。 正德初,预修《孝宗实录》。 刘瑾擅权,改授兵部主事。 瑾诛,复旧职,历翰林侍讲学士。 嘉靖初,预修《武宗实录》,升礼部右侍郎。 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 卒谥文安。 有《紫岩集》。 生卒年
刘伯渊是明代的一位官员和书法家。以下是对这位历史人物的详细介绍: 1. 基本信息 - 姓名:刘伯渊,字静之,号念亭。 - 籍贯:浙江慈溪。 - 生平年份:隆庆五年(1571年)进士,万历初年官至江西按察使。 2. 职业生涯 - 早期经历:刘伯渊在隆庆五年考中进士,之后官至工部郎中。 - 官职升迁:他历任多个要职,包括江西按察使等职位。 - 政治成就:因其政绩显著,刘伯渊曾在五十岁时退休还乡
明山东潍县人,字子和,号白川。 嘉靖二十六年进士。 授户部主事,擢右佥都御史,巡抚辽东。 隆庆中以兵部右侍郎总督蓟、辽、保定军务。 曾奏罢永平、密云、霸州采矿,又建议通漕密云及清理军籍补兵之策。 万历间,累擢刑部尚书。 后因故为给事中周良寅劾罢。 生卒年:?-
明山西襄垣人,字舜卿,号紫岩。 弘治十二年进士。 授编修,充经筵讲官。 正德初,预修《孝宗实录》。 刘瑾擅权,改授兵部主事。 瑾诛,复旧职,历翰林侍讲学士。 嘉靖初,预修《武宗实录》,升礼部右侍郎。 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 卒谥文安。 有《紫岩集》。 生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