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来宦两京,圣恩新赐锦堂荣。
三都赋后惭华国,八阵图前愧本兵。
张翰久思莼菜美,陶潜惟喜酒樽盈。
山林莫道浑无事,老笔犹能纪太平。

【注释】

过内丘偶述:在太和年间,诗人曾两次出任内丘县令。内丘,今属河北,在大名府东北。偶(òu):偶尔,偶然。

四十年来宦两京:四十年中在内丘、洛阳任职。两京,泛指京城,这里指洛阳和内丘。

圣恩新赐锦堂荣:朝廷的恩典,给内丘县官邸赐以华丽的锦帐装饰。锦堂,华丽的厅堂。

三都赋后惭华国:杜甫的《三都赋》是一篇描写三国都城建邺(今南京)、东晋都城建康(今南京)和西晋都城洛阳的作品。《三都赋》是唐代大手笔,而内丘县官舍的华丽与《三都赋》相比,不免自愧不如。华国,即“华美之国”。

八阵图前愧本兵:诸葛亮在汉昭烈帝刘备死后,在白帝城向刘禅传授八阵图,希望他能完成统一天下的事业。《八阵图》,相传诸葛亮所作,其内容主要是讲述如何布阵作战。本兵,即主将。惭愧,自谦之意。

张翰久思莼菜美:东汉末年,吴郡太守张翰到洛阳做官,想念家乡的鲈鱼羹而辞官回乡。后来他作诗说:“秋风起兮佳景时,吴江水阔清无际,愿得长缨,系此西飞鸟。” 这里的“莼菜”,是指家乡的莼菜。

陶潜惟喜酒樽盈:陶渊明喜欢饮酒吟诗。惟(wéi),只。

山林莫道浑无事:不要说山林里什么事也没有。浑,全,都。

老笔犹能纪太平:尽管已到晚年,但笔下还能记录下国家的太平景象。老笔,指作者的笔力已衰。纪,记录、记载。太平,国家安定、社会安宁的景象。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在洛阳任尚书工部侍郎时所作。从诗的内容看,诗人写此诗时心情颇为复杂。一方面,诗人对自己四十年来两次在内丘、洛阳任职而感到欣慰;另一方面,诗人又对自己的官职低微、地位卑贱而深感惭愧。因此,诗人用“过内丘偶述”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诗的第一句“四十年来宦两京”,表明了诗人四十年来在内丘和洛阳两个地方担任官职的历程。宦,为官、做官的意思。两京,泛指京城,这里指的是洛阳和内丘。

第二句“圣恩新赐锦堂荣”,则是诗人对外来的赏赐表示感激之情。圣恩,皇帝的恩典。新赐,新的赐予。锦堂,华丽的厅堂。这句中的“荣”字有两层意思:一是荣耀、光彩;二是荣耀、光彩所及的场所。

第三句“三都赋后惭华国”,则是诗人对《三都赋》的评价。三都赋,这是由三国时期魏国著名文学家左思创作的一篇赋文。它以魏王曹丕为曹操修建的三个都市——邺、谯、许昌为背景,描绘了这三大都市的壮丽景色和富饶繁荣的景象。华国,即华丽之国,指的就是魏王曹丕建立的三国鼎立的魏王朝。诗人在这里用“惭愧”一词,表现出诗人对自己官职低微、地位卑贱的自卑感。

第四句“八阵图前愧本兵”,则是诗人对自己职责的反思。八阵图,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阵法,由八种不同的阵势组成。本兵,即主将,引申为主帅。诗人在这里将自己比作诸葛亮,认为自己的职责就是像诸葛亮一样辅佐君主,保卫国家。然而,由于自己长期在外任职,没有很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所以感到非常惭愧。

第五句“张翰久思莼菜美”,是诗人对故乡的回忆。张翰,东汉末年著名的隐士。他在洛阳做官的时候,思念的是家乡的鲈鱼羹。后来,他辞官回乡,写了一首《咏鹅》诗,其中就有“窗间鸦雀噪,床底书虫鸣”的句子。诗人借用张翰的典故,表达了他对故土的思念之情。

第六句“陶潜惟喜酒樽盈”,则是诗人对陶渊明的崇敬之情。陶渊明是东晋时期的著名诗人,他一生崇尚自然,热爱田园生活。在他的诗中,常常流露出对酒的渴望。诗人借用这个典故,表达了他对陶渊明的崇敬之情。

第七句“山林莫道浑无事”,是诗人对自己晚年生活的感慨。这句话的意思是:虽然我已经年老了,但是我的心仍然充满热情,仍然愿意为国家做出贡献。

最后一句“老笔犹能纪太平”,是诗人对自己晚年创作的肯定。这句话的意思是:尽管我已经老了,但是我还能用我的笔写出美好的文章来记录国家的太平景象。

这首诗通过诗人自己的身份和经历,表达了他对国家的忧虑和自己内心的矛盾情绪。同时,它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和人民的生活状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