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尔登是明代诗人,字叔嘉,号蓉峰,又号涤翁,是明末无锡人。
钱尔登的生平经历颇为传奇。他是起凤三子之一,于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中进士,并授职浙江长兴知县。然而好景不长,清军攻陷南京后,钱尔登被迫去官里居。他的这种经历,让他有机会更深入地反思和创作,这在他的诗歌中得以体现。
钱尔登是明代诗人,字叔嘉,号蓉峰,又号涤翁,是明末无锡人。
钱尔登的生平经历颇为传奇。他是起凤三子之一,于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中进士,并授职浙江长兴知县。然而好景不长,清军攻陷南京后,钱尔登被迫去官里居。他的这种经历,让他有机会更深入地反思和创作,这在他的诗歌中得以体现。
雪后 高阁浩以洁,此心应自知。 林花妆缟袂,鸟语噤冰枝。 拨火灰宁死,愁风鬓欲丝。 乾坤多缺陷,压覆正堪悲。 注释: 1. 高阁浩以洁:形容雪后的高阁显得格外洁白。 2. 此心应自知:指自己的内心应当清楚明了。 3. 林花妆缟袂:指雪花落在树枝上,像是白色的衣袖。 4. 鸟语噤冰枝:指鸟儿因寒冷而停止了歌唱。 5. 拨火灰宁死:用火灰来取暖,宁愿死去也不愿忍受寒冷。 6. 愁风鬓欲丝
钱尔登是明代诗人,字叔嘉,号蓉峰,又号涤翁,是明末无锡人。 钱尔登的生平经历颇为传奇。他是起凤三子之一,于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中进士,并授职浙江长兴知县。然而好景不长,清军攻陷南京后,钱尔登被迫去官里居。他的这种经历,让他有机会更深入地反思和创作,这在他的诗歌中得以体现
钱芹是明代诗人,字懋文,号泮泉,是嘉靖年间的进士,官至永州知府。 钱芹出身于一个有学识的家庭,他的父亲钱琦在文学和学术上也有相当的成就。钱芹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师从湛若水,后改学王守仁之学。他的诗作风格清新自然,内容多涉及山水田园、时政议论等,体现了他深刻的思想和独特的审美趣味
明代诗人'诸称'并非真实存在的人物,而是一个虚构的称呼。在明代,著名的诗人包括徐弘祖(徐霞客)、曹学佺、憨山德清和刘基等。 徐弘祖,即徐霞客,是明代著名的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探险家。他以其对地理学的巨大贡献闻名,曾游历中国的许多地方,并留下了丰富的游记,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地理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曹学佺则是一位杰出的明代官员、学者和藏书家。他的文学成就也相当显著,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钱尔登是明代诗人,字叔嘉,号蓉峰,又号涤翁,是明末无锡人。 钱尔登的生平经历颇为传奇。他是起凤三子之一,于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中进士,并授职浙江长兴知县。然而好景不长,清军攻陷南京后,钱尔登被迫去官里居。他的这种经历,让他有机会更深入地反思和创作,这在他的诗歌中得以体现
钱应曾是明朝时期的诗人。 明代诗人钱应曾,字尊王,号也是翁,生于1629年,卒于1701年。他的生平与作品都充满了传奇色彩。钱应曾的家学渊源深厚,他不仅学习了诗文,还深入研究了文学和书法,尤其对古书秘籍有着浓厚的兴趣。他的学识和才华得到了当时文人的认可与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