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尔登
钱尔登是明代诗人,字叔嘉,号蓉峰,又号涤翁,是明末无锡人。 钱尔登的生平经历颇为传奇。他是起凤三子之一,于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中进士,并授职浙江长兴知县。然而好景不长,清军攻陷南京后,钱尔登被迫去官里居。他的这种经历,让他有机会更深入地反思和创作,这在他的诗歌中得以体现
明代钱尔登《雪后》释义
雪后 高阁浩以洁,此心应自知。 林花妆缟袂,鸟语噤冰枝。 拨火灰宁死,愁风鬓欲丝。 乾坤多缺陷,压覆正堪悲。 注释: 1. 高阁浩以洁:形容雪后的高阁显得格外洁白。 2. 此心应自知:指自己的内心应当清楚明了。 3. 林花妆缟袂:指雪花落在树枝上,像是白色的衣袖。 4. 鸟语噤冰枝:指鸟儿因寒冷而停止了歌唱。 5. 拨火灰宁死:用火灰来取暖,宁愿死去也不愿忍受寒冷。 6. 愁风鬓欲丝
叔嘉,原名钱尔登,明代诗人
钱尔登是明代诗人,字叔嘉,号蓉峰,又号涤翁,是明末无锡人。 钱尔登的生平经历颇为传奇。他是起凤三子之一,于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中进士,并授职浙江长兴知县。然而好景不长,清军攻陷南京后,钱尔登被迫去官里居。他的这种经历,让他有机会更深入地反思和创作,这在他的诗歌中得以体现
钱尔登
钱尔登是明代诗人,字叔嘉,号蓉峰,又号涤翁,是明末无锡人。 钱尔登的生平经历颇为传奇。他是起凤三子之一,于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中进士,并授职浙江长兴知县。然而好景不长,清军攻陷南京后,钱尔登被迫去官里居。他的这种经历,让他有机会更深入地反思和创作,这在他的诗歌中得以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