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逢日是明代的诗人。
罗逢日在明朝时期留下了许多诗作,其诗词作品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独特感悟。罗逢日的诗歌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能够让人感受到那个时代文人的风骨和情感。
罗逢日是明代的诗人。
罗逢日在明朝时期留下了许多诗作,其诗词作品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独特感悟。罗逢日的诗歌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能够让人感受到那个时代文人的风骨和情感。
漕粟当年事不虚,几人带甲宿通渠。 山镵石足分吴楚,水溯源头到六舒。 烟火久曾迷市井,风云无复护储胥。 沙中尚有英雄在,岁岁寒涛为扫除。 注释: 1. 漕粟当年事不虚:指的是漕运粮食的事情是真实存在的。漕运是指将各地的粮食通过水路运送到京城。 2. 几人带甲宿通渠:指的是有多少人带着盔甲守卫着这条水陆交通要道。宿通渠是指在运河上设置的驿站。 3. 山镵石足分吴楚
魏裳是明代诗人、文学家,他以其文学作品著称于世。 魏裳(1520年—1574年),字顺甫,蒲圻(今赤壁市)人,明朝官员和文学家。他的生平与作品反映了明代中叶的文人风貌,其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文化价值。下面从魏裳的生平、诗歌成就以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三个方面进行详细论述: 1. 生平背景:魏裳出身于一个有学问的家庭。据《明史》记载,他的父亲魏正蒙也有一定的学术成就。魏裳的哥哥表、兄弟制、袠
罗庄是明代诗人。 字孟康,浙江上虞人,是清代著名学者、诗人罗振玉的侄女。他的诗词作品体现了他对于古典文学的深刻理解和艺术上的精湛造诣。在介绍罗庄时,不仅需要了解其个人背景与成就,还要关注他在诗词创作方面的贡献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明代诗人“丰蓥”并不存在,可能您所指的可能是丰坊。丰坊(1492年-1563年),字人叔,一字存礼,后更名道生,字人翁,号南禺外史。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诗人和书法家,还是一位藏书家,其生平事迹在明朝历史中具有重要地位。 丰坊的一生虽然短暂,但他的作品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诗歌以抒发个人情感和反映社会现实为主,风格多样。例如,他的作品《中夜》就表达了他对国家和社会的深切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