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轩,原名王凯泰,清代诗人,生于公元1823,卒于公元1875
清江苏宝应人,字幼轩,号补帆,原名敦敏,字幼徇。
道光三十年进士。
授编修。
咸丰间在籍办团练。
同治间赴上海,入李鸿章幕府,治营务及厘金。
旋以道员留浙江,升任浙江按察使,官至福建巡抚。
在浙浚三江闸沙,泄山阴、会稽、萧山三县之水。
在闽设致用堂于西湖书院中,以经学课士。
光绪初巡视台湾,还省病卒。
谥文勤。
生卒年:1823-1875
幼轩,原名王凯泰,清代诗人,生于公元1823,卒于公元1875
清江苏宝应人,字幼轩,号补帆,原名敦敏,字幼徇。
道光三十年进士。
授编修。
咸丰间在籍办团练。
同治间赴上海,入李鸿章幕府,治营务及厘金。
旋以道员留浙江,升任浙江按察使,官至福建巡抚。
在浙浚三江闸沙,泄山阴、会稽、萧山三县之水。
在闽设致用堂于西湖书院中,以经学课士。
光绪初巡视台湾,还省病卒。
谥文勤。
生卒年:1823-1875
【解析】 本诗是一首咏怀诗,表达了作者的壮志未酬之感。首联写景,“舟行瀛海南头”是说作者乘船从福建出发前往广东,“三岛风清”、“十洲云朗”,是说海上三座小岛和十洲岛上的云气十分明朗;颔联写景,“人在嵩山顶上”,是说作者站在嵩山之巅远眺,“看庭前草色”、“门外榕阴”,说明作者是在欣赏庭院前的花草以及门外的榕树荫凉。颈联和尾联抒情,“正三岛风清”“人”指作者自己,表明他胸怀大志、意气风发
诗句释义:瑞兆岂无因,不负隔年弹柳汁;科名原有定,适逢佳会种梅花。 注释译文: 1. 瑞兆岂无因,不负隔年弹柳汁。 2. 科名原有定,适逢佳会种梅花。 3. 开阁集群英,到处宛如逢旧雨。 4. 和羹期异日,诸君何以对名花? 赏析: “瑞兆岂无因,不负隔年弹柳汁”一句,诗人以柳汁比喻才子们的才华,暗示他们应抓住机遇展示自己的才华,不要辜负自己多年的努力。而“科名原有定
下面是对福州绘春园联的逐句释义: 1. 水石为邻:水与石头相互靠近,意味着自然景观和人造环境的和谐相处。 2. 况有桑阴连十亩:更令人欣喜的是,周围种满了桑树,形成一片浓密的阴影,覆盖了将近十亩的土地。 3. 云霞出海:天空中的云彩和阳光如同海洋一般壮阔,展现出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象。 4. 可无榕荫在三山:在这美丽的场景中,怎能不享受那从三座大山上洒下的榕树荫凉呢? 接下来是译文和赏析:
【注释】 堂:指浙江省的司法官衙门。 衙(yá):旧时地方长官处理事务办公的地方。 草木新栽:指庭院中刚栽种的花草。 留生意在:指春草萌发,生机勃勃;生意,生机。 门外湖山不远:指远处的西湖山水美景。 清光先照我心来:指春天的湖光山色先映入我的心胸。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任杭州知府期间写的一首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自己为官造福百姓的决心。 首句“堂前草木新栽”
岳峙层霄,海内斯文尊北斗; 雷鸣昨夜,天公有意属南州。 注释: 1. 岳峙层霄:指高大的山峰耸立在云端之上,形容山势雄伟。 2. 海内斯文:指国内的文学或学者。 3. 北斗:指北斗星,古代用来指引方向的星星。 4. 雷鸣昨夜:指昨夜雷声轰鸣。 5. 天公:指天上的神仙或神灵。 6. 属南州:指把南方当作重要的地区或城市来看待
【注释】 云路:比喻官场。及时:趁时。诸君:指同僚、朋友。霓裳:《霓裳羽衣曲》。传说中天帝女儿的衣裳,后用以借代歌舞女子的服饰。南海:指广东、广西一带。风帆:泛指乘船。文酒:指文房四宝和美酒,常用作文人雅士的用品。泛:泛泛地,随意地。 【赏析】 此诗是浙江孝廉讲院联。作者以优美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让人仿佛置身于那美丽的江南水乡之中。 首句“云路及时登”,意为在仕途上要把握时机
注释: 广州应元书院十三本梅花书屋联 开阁集群英,到处宛如逢旧雨; 和羹期异日,诸君何以对名花? 赏析: 此诗是一副对联。上联“开阁集群英”,下联“和羹期异日”上下相对,意境开阔。其中,“群英”是指许多杰出的人才,“遇旧雨”则是说像老朋友一样亲切的相逢,“和羹”则是指调和各种味道的汤,“期异日”则是说盼望在不久的将来。整副对联寓意深远,表达了诗人希望人才辈出,共同为国家繁荣富强而努力的愿望
诗句释义及赏析: 京城重修扬州新馆联 - 海峤望京华: 海峤,指海上的山峦。望京华,即眺望京城的景象,表达作者对京城繁华景致的遥想。 - 五朵云开: 五指代的是天上的五种星辰,象征着天宫。云开,意味着天空中出现了五朵云彩,形容景色壮丽。 - 共沐恩光迎北斗: 共沐恩光,表示共同沐浴在皇帝的恩泽之下。迎北斗,比喻迎接北斗星的光芒,象征着光明和指引。 - 珠巢良宴会: 珠巢
【注释】: 联襼: 聚集;五色云中: 比喻贤人聚集的地方。 停骖逢盛会:停下马来参加盛会。 百花洲:指江州百花洲,是江西的名胜之地。 【赏析】: 江西省新建江安会馆楹联: “联襼集群贤,都看五色云中,恩迎日下;停骖逢盛会,犹忆百花洲上,春到江南。” 这是一副对仗工整、韵律和谐的楹联。上联“联襼集群贤,都看五色云中,恩迎日下”描绘了一幅群贤汇聚、云彩缭绕的画面,象征着智慧和才学的汇聚之地
注释:如此精美的园林,却因志乘无名而不知是谁的主人; 不妨头戴官帽,身披官袍的人,游踪偶尔停在园中,就欣赏一下花儿。 赏析:福州的春天,是一幅美丽的画卷。然而,这幅画卷却因为志乘无名而不知是谁的主。这是一个充满讽刺意味的诗句,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无奈。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美的追求和欣赏。 在这句诗中,"如此园林"是一个比喻,象征着福州的美丽春景
王云蛟是清初的诗人。 王云蛟,字云驭,出生于安徽泾县。他是一位崇祯时期的诸生,生活于顺康间,并在隐居中度过了他的一生。王云蛟的生平和创作生涯都透露出一种与世俗隔绝的高洁气质,这也为他的诗文增添了一份独特的魅力。在《秋日园亭》这首诗中,王云蛟描绘了一个宁静而淡泊的园中景象,表达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他在自然中的自我修养。 王云蛟的诗歌创作反映了其个性中的孤傲、清高和对自然美的独到理解
王元杰是清代的诗人,他的诗作在清代文学中占有一席之地。王元杰,字子高,号东篱,是清朝乾隆年间的一位著名诗人。 王元杰生于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卒于雍正四年(1726年)。他的一生虽然短暂,但文学成就斐然。王元杰的作品以抒情诗为主,风格独特,深受当时文人的喜爱和赞誉。他与同时期的另一位知名诗人龚自珍齐名,并称“二龚”,他们的诗作在当时广为流传,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王尔梅是中国清代的诗人。 字用卿,一字调鼎,号古古,又号白耷山人,是清代著名的诗人。他出生于1603年,逝世于1679年,江苏沛县是他的籍贯,但后来流寓至山东地区。王尔梅自幼随父学习经学,后转而投身文学创作,与纪昀、李梦阳等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他成为“永安派”中的一员,其诗歌风格沉雄而富有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