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怀永是清朝的诗人。
他的成就和经历不详,但他在文学上的造诣却不容忽视。李怀永的诗作以《挽任兰生公》最为人所知,这首诗表达了对一个不幸官员的哀思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通过他的诗句,可以感受到一种深沉的历史沧桑感和对百姓疾苦的同情。
李怀永是清朝的诗人。
他的成就和经历不详,但他在文学上的造诣却不容忽视。李怀永的诗作以《挽任兰生公》最为人所知,这首诗表达了对一个不幸官员的哀思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通过他的诗句,可以感受到一种深沉的历史沧桑感和对百姓疾苦的同情。
这首诗的译文是:谁能在官场中独善其身,只因为末等官吏的愚笨无能,竟让驽骀之马得以遇到伯乐;您已升天而去,应念念那些被你治理下的百姓还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特从神禹锁住支祁,以拯救苍生。 注释: 1. 谁晾局中情:谁能在官场中独善其身。 2. 独怜末吏庸愚:只因为末等官吏的愚笨无能。 3. 竟使驽骀逢伯乐:竟让驽骀之马得以遇到伯乐。驽骀指的是劣马,伯乐是古代著名的相马专家。 4. 公归天上去
李兰馨并非清代诗人,而是清代的一位戏曲作家和政治人物。吴兰徵(1776--1806),原名兰馨,又名香倩,字银燕,号梦湘,是清朝婺源县人。她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戏曲作家,还曾参与撰写《绛蘅秋》传奇,此作品后来被编入《红楼梦戏曲集》。 李兰馨的创作成就主要体现在她的戏曲创作上。她于嘉庆元年冬创作了《绛蘅秋》,这部作品后被缩减成35折,但原计划48折的作品未能完成便不幸逝世
清代诗人吕敩孚是一位在清代文学中占有一席之地的重要人物,其作品展现了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忧国忧民的情怀。以下是对吕敩孚的详细介绍: 1. 个人生平与成就 - 生平背景:吕敩孚,字子文,号秋山,清代著名的诗人。他的一生虽然短暂,但留下了丰富的文学遗产,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他创作的《挽郭嵩焘联》。这首诗不仅表达了他对郭嵩焘的深切怀念,也反映了他的诗歌创作风格。 - 文学贡献
清代诗人李岷琛是清朝晚期的一位文学家,他以诗词见长,作品风格独特,深受后人赞誉。以下是对李岷琛的详细介绍: 1. 生平背景 - 早年经历:李岷琛,字少东,四川安县人,生于1838年,卒于1913年。他在咸丰十一年(1861年)拔贡,同治三年(1864年)中举人,并在十年后(1871年)成进士。 - 官职变迁:他的仕途颇为丰富,曾历任贵州乡试副考官、云南学政、国史馆协修等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