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全顺是清朝的诗人。
清代诗人,留下了一首名为《挽彭玉麟联》的作品。这首对联不仅展示了李全顺深厚的文学功底,而且反映了其对友情和仕途的态度。在《挽彭玉麟联》中,李全顺用“义愤遄征,被江汉以时雨;功成乞退,视富贵如浮云”来表达对彭玉麟一生忠诚与功绩的肯定,同时也寄托了对他的尊敬和不舍。
李全顺是清朝的诗人。
清代诗人,留下了一首名为《挽彭玉麟联》的作品。这首对联不仅展示了李全顺深厚的文学功底,而且反映了其对友情和仕途的态度。在《挽彭玉麟联》中,李全顺用“义愤遄征,被江汉以时雨;功成乞退,视富贵如浮云”来表达对彭玉麟一生忠诚与功绩的肯定,同时也寄托了对他的尊敬和不舍。
【注释】 译文: 我义愤填胸,迅速奔赴战场; 功成名就后,却请求退隐。 赏析: 这首诗是曾国藩写给他的同僚、老战友彭玉麟的赠别诗。彭玉麟(1817—1852),字雪琴,号退省居士,衡阳人。道光二十一年(1841)举人,道光二十四年进士,曾历任湖南、湖北巡抚,署湖广总督,官至两江总督兼都统。咸丰初,任钦差大臣,镇压太平天国革命运动,以功加太子太保衔。同治元年(1862)病逝于军中
宋祐是清代诗人,字履祺,号慎斋,无为人。他以雍正癸卯顺天举人的身份进入仕途,历任四川内江知县、刑部主事等职,并曾担任长沙等知府。他在任职期间创作了大量诗歌作品,其中以《蜀中黔中游草》为代表。 宋祐的诗作在艺术上不满元诗的纤弱,明诗的肤廓和狭隘,在技巧上兼学唐、宋诗的长处,不断追求创新,从而改变了元明以来的颓势,出现了新的繁荣。他的诗歌不仅在当时受到赞誉,而且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李以模是清代诗人。 字子木,号灌溪,生于明末清初的17世纪,是苏州府吴县(今属江苏省)人。他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学者和诗人,还曾担任过官职。他的作品风格清新脱俗,深受人们的喜爱和推崇
李岳是清代的诗人。 字子乔,生于清朝,是武进人(今属江苏省常州),曾为诸生。他在文学方面有着较为丰富的成就,创作了大量诗词,并且有《小元池仙馆》、《味薏居》和《越雪庵》等集子流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