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宝泉并非清代诗人,而是现代的辽宁沈阳人。李宝泉是一位版画家和教育家,生于1958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版画系并留校任教。
李宝泉的诗作《挽张之洞联》展示了他在诗词创作方面的成就。该诗描绘了时局的变迁和个人对历史的感慨,体现了他深邃的历史感和艺术才华。他的诗歌在艺术风格上具有一定的特色,能够深刻地表达个人的情感和对时代的感受。
李宝泉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家,其贡献在于版画艺术领域而非诗歌创作。
李宝泉并非清代诗人,而是现代的辽宁沈阳人。李宝泉是一位版画家和教育家,生于1958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版画系并留校任教。
李宝泉的诗作《挽张之洞联》展示了他在诗词创作方面的成就。该诗描绘了时局的变迁和个人对历史的感慨,体现了他深邃的历史感和艺术才华。他的诗歌在艺术风格上具有一定的特色,能够深刻地表达个人的情感和对时代的感受。
李宝泉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家,其贡献在于版画艺术领域而非诗歌创作。
【译文】 时局开创了几千年未有之奇事,沧海横流,唯有为斯文维命脉; 勋业继承于十二贤的大名之后,江山遗爱,长留奥略壮风云。 【注释】 挽:吊唁,哀悼。之洞:指张之洞(1837-1909),晚清大臣。联:对偶的诗句。时局:时势、局势。创:开创。数千年未有之奇:几千年来没有过的奇遇或变化。沧海横流:大浪淘尽,比喻世事巨变。独为:只有。斯文:这里指文化事业、学术文化。维:维系、维持。命脉
吴名鏊是清代一位诗人,字作鼎,号步林,无为人,是乾隆时期的诸生。他不仅留下了许多诗作,还著有《酌影草堂诗集》。 吴名鏊生活在一个文学繁荣的时代,他的诗歌创作体现了当时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追求。他的作品多以自然景观和生活细节为题材,展现了清代中期文人的闲适与雅致。通过对吴名鏊及其作品的了解,人们不仅能够窥见清代社会的一角,还能领略到那个时期文人的精神风貌和文化成就
吴梅鼎(1631-1700),原名雯,字天篆,江苏宜兴人,是位多才多艺的文学家。 从他所著紫砂文章推断,经他过目或者把玩的名家茶壶不在少数。 《阳羡茗壶赋》对明代的紫砂名家及其壶艺风格的赞美文采飞扬,不仅如此,它还是研究紫砂工艺发展的历史文献。 同时《阳羡茗壶赋》是一篇专门歌颂宜兴紫砂茗壶的赋,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以诗赋形式赞美紫砂茗壶的最早最佳的古典文献。 有《醉墨词》。 生卒年:?-
李家驹是清末至民国时期的诗人,字柳溪,号昂若、榖人,广州驻防汉军正黄旗人。 李家驹是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他不仅是清末新政和立宪运动的领袖之一,还是光绪甲午进士。他在推动中国教育改革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曾担任京师大学堂总监督,大力推行教育改革,组织大规模的运动会并亲自参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