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玠,原名李卫,清代诗人,生于公元1686,卒于公元1738
清江苏砀山人,字又玠。
康熙间入资为员外郎,迁户部郎中。
时世宗为雍亲王,颇重其人。
雍正间,授浙江巡抚,改总督,兼管江苏苏松等府盗案。
十年,召署刑部尚书,授直隶总督。
乾隆初兼管直隶总河。
后高宗南巡,见杭州花神庙有卫塑像,立命撤毁,并谓卫任性骄纵,非公正纯臣。
生卒年:1686-1738
又玠,原名李卫,清代诗人,生于公元1686,卒于公元1738
清江苏砀山人,字又玠。
康熙间入资为员外郎,迁户部郎中。
时世宗为雍亲王,颇重其人。
雍正间,授浙江巡抚,改总督,兼管江苏苏松等府盗案。
十年,召署刑部尚书,授直隶总督。
乾隆初兼管直隶总河。
后高宗南巡,见杭州花神庙有卫塑像,立命撤毁,并谓卫任性骄纵,非公正纯臣。
生卒年:1686-1738
身窜冷山,万死竟回苏武节;魂依葛岭,千秋长傍鄂王坟。 注释:身陷困境,却能坚韧不拔,历经磨难终于回到祖国怀抱,就像苏武那样忠诚和坚定;魂魄萦绕着葛岭,永远陪伴着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坟墓,表达对屈原深深的怀念与敬仰之情。 赏析:这首诗是南宋初年的名臣洪皓所作的一副自勉联。诗中的“苏武”指的是西汉时期著名的外交家、使臣苏武,他在出使敌国时被扣留了长达十九年,但他始终坚守信念,最终返回祖国
【注释】 圣因寺:即“灵鹫寺”。 山外皆山:意谓山外还有山。 峦岫(rong xiu):指连绵的山峰。 清净界:佛家用语,指清净无染的世界或境界。 画中有画:形容景物之美,如同一幅画中的画,美不胜收;也可比喻事物之精巧细腻,令人赞叹不已。笙歌谱就太平图:指在音乐和歌声中描绘出太平盛世的景象。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灵鹫寺美景的佳作。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和夸张手法
注释:圣德远传,北极的恩光照耀北阙;皇恩广泛,西边的吉祥气息笼罩西天。 赏析:这首诗赞美皇帝的圣明仁爱,以及他的恩泽遍布四方。首句“圣德遐昌”赞美皇帝的圣明,“北极恩光昭北阙”赞美皇帝的恩泽如北极星一样照耀着北阙,也就是皇宫。后两句赞美皇帝的仁爱,“皇仁远被”表示皇帝的仁爱已经扩散到远方,“西朝瑞霭接西天”表示皇帝的仁爱如同祥瑞之气一样笼罩着西边的天空。整首诗表达了对皇帝的敬仰和感激之情
清江苏砀山人,字又玠。 康熙间入资为员外郎,迁户部郎中。 时世宗为雍亲王,颇重其人。 雍正间,授浙江巡抚,改总督,兼管江苏苏松等府盗案。 十年,召署刑部尚书,授直隶总督。 乾隆初兼管直隶总河。 后高宗南巡,见杭州花神庙有卫塑像,立命撤毁,并谓卫任性骄纵,非公正纯臣。 生卒年
李长荣是清代的诗人。他字子黼,号柳堂,是广东省南海(今广州)人。作为清朝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李长荣的生平和作品至今仍受到人们的重视与研究。 李长荣不仅在诗歌创作上有着深厚的造诣,他的《柳堂师友录》更是一部重要的文学作品,收录了许多广东地区的诗人作品。这些诗作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社会风貌,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李长荣的诗词全集以及诗集,如《贺张维屏妻寿联》等作品
李饴荪并非清代诗人。实际上,李绂是清代著名的文学家、大臣和政治家,而非诗人。以下是关于李绂的详细介绍: 1. 生平与成就: - 李绂生于1675年,字巨来,号穆堂,别号小山,江西临川人。他是中国清代的文学家、大臣和政治家,自幼聪颖,勤奋好学,以神童之姿闻名。 - 李绂于10岁时能诗,12岁即与乡中诸贤结诗社,有神童之称。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他中乡试解元,次年中进士,改庶吉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