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寿,原名沈春祥,清代诗人
沈春祥是清代的诗人。
字子寿,号萚石,晚号万松居士、百幅老人。他出生于泰州姜堰,是清代著名的诗人和书画家。他的诗作《开封游梁祠联》充分展示了他对仁义之道的深刻认识和独特见解。
子寿,原名沈春祥,清代诗人
沈春祥是清代的诗人。
字子寿,号萚石,晚号万松居士、百幅老人。他出生于泰州姜堰,是清代著名的诗人和书画家。他的诗作《开封游梁祠联》充分展示了他对仁义之道的深刻认识和独特见解。
【注释】 梁,指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921—976)。 亲炙,亲受教诲。 【赏析】 这首诗是王安石对梁祠的颂扬之作,诗中以“千里而来”为引子,表明作者对梁祠的感情。“何必曰利?”一句,是说游梁祠的人,不是为了贪图利益而来的。“亦有仁义而已矣!”两句,说明来梁祠的目的不在于名利。这两句与“百世之下,莫不兴起”一联相照应。诗人认为,梁祠虽远,但人们却不远万里前来朝拜、祭奠
沈春祥是清代的诗人。 字子寿,号萚石,晚号万松居士、百幅老人。他出生于泰州姜堰,是清代著名的诗人和书画家。他的诗作《开封游梁祠联》充分展示了他对仁义之道的深刻认识和独特见解
沈东成是清代的诗人。 字子远,号东城,生于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卒于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他的生平虽不详尽,但其诗作却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沈东成生活在清代中叶,这一时期的社会动荡不安,但文人墨客的创作并未因时代而停滞。沈东成的诗歌创作,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文人的心声
沈自南是清代的诗人。 字留侯,号恒斋公,江苏吴江人。他出身于吴江沈氏家族,是清朝顺治十二年(公元1655年)进士,官至山东登州府蓬莱县知县。沈自南不仅是一位有才华的诗人,他还是一位学者,著有《艺林汇考》、《历代纪事考异》和《乐府笺题》等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