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而来,何必曰利?
亦有仁义而已矣;
百世之下,莫不兴起,况于亲炙之者乎。
【注释】
梁,指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921—976)。
亲炙,亲受教诲。
【赏析】
这首诗是王安石对梁祠的颂扬之作,诗中以“千里而来”为引子,表明作者对梁祠的感情。“何必曰利?”一句,是说游梁祠的人,不是为了贪图利益而来的。“亦有仁义而已矣!”两句,说明来梁祠的目的不在于名利。这两句与“百世之下,莫不兴起”一联相照应。诗人认为,梁祠虽远,但人们却不远万里前来朝拜、祭奠,可见其影响之大和人们对仁义的重视。“况于亲炙之者乎”,最后一句,诗人以反诘的语气,表示梁祠之所以受人景仰,正是因为那些曾亲身受到梁祠恩德教化的人在百代流传后,仍然不断前来朝拜。
全诗以议论为主,用设问、反诘句式表达观点,言简意赅,感情真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