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依公,久客曾为王粲赋;
万间庇我,遗言空诵杜陵宽。

【注释】

依公:依附于您。

王粲赋:三国时荆州牧刘表曾请王粲为作《登楼赋》,王粲在赋中以“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表达思乡之情。

杜陵宽:指杜甫的《赠卫八处士》:“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此处用以自比。

【赏析】

这是一首七律挽诗。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号香涛,湖北襄阳人。清朝晚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他早年游学日本,后任湖广总督、兵部尚书等职,是清末重要的维新派人物。这首诗是为张之洞而作。全诗分两联,上联写自己与张之洞的关系,下联写自己的处境和心情。前半部分叙事,后半部分写情。

首句“千里依公,久客曾为王粲赋”,说自己虽然远在千里之外,却始终依附于张之洞。“依公”表明了自己对张之洞的依赖关系。“依公”二字,既表明了对张之洞的仰慕,又表达了自己对他深深的感激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自己在政治斗争中的无奈处境。

“万间庇我,遗言空诵杜陵宽”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张之洞的深深怀念之情。“万间庇我”是指张之洞为自己提供了庇护之所。“遗言空诵杜陵宽”则是指自己虽然得到了张之洞的教诲和启示,但却没有真正领会其中的道理。这里的“杜陵宽”指的是杜甫的《赠卫八处士》:“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此处用以自比。

整首诗通过叙述自己的经历和感受,表达了对张之洞深厚的感情和无尽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自己面对困境时的坚韧和毅力。这种情感的表达方式既真实又感人,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