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于王,字健夫,苏州人,入沈阳,隶汉军,后居顺天宛平(今北京丰台一带)人,平生嗜好诗文,著有《西峰草堂杂诗》。
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桃花扇传奇》问世后,陈于王有感于短命昏君朱由崧重蹈南朝陈后主覆辙的历史事实,激愤难抑,吟咏脍炙人口的怀古名篇《题桃花扇传奇》:“玉树歌残迹已陈,南朝宫殿柳条新。
福王少小风流惯,不爱江山爱美人。
”
生卒年:?-?
陈于王
查阅内容
游文殊院历天都峰逢采药者 夜宿疑积雨,晓知松风鸣。 日出雾霭消,紫气群峰生。 十月山叶绿,境僻草木荣。 策杖穿萝径,宛转随昏明。 路滑悬溜溜,桥欹崩石横。 苍茫众岫接,络绎飞泉迎。 矫矫霜髯叟,负锸岩边行。 息肩趺盘石,细说农皇经。 谓我有夙缘,相顾若有情。 令我坐其侧,翠筐厓上倾。 双术赤白色,二苓龟蛇形。 柏叶含贞性,蔘花至阳精。 服食屏嗜欲,堪与元化并。 金丹饵轩辕,误人始容成。
这首诗描绘了朱砂庵的自然美景和宁静氛围。下面是逐句释义以及注释: 1. 古寺开岩腹,层层云气流。 - “古寺”指的是古老的寺庙,“开岩腹”表示寺庙位于山岩之中,给人一种隐秘而古老的感觉。这里的“云气流”形容山岩间弥漫的云雾缭绕的景象。 2. 溪声过竹院,山影落僧楼。 - “溪声”指的是小溪流水的声音,“竹院”是竹林环绕的庭院,这里用来形成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
这首诗是明朝诗人杨慎的《桃花扇》。下面是逐句的释义: 1. 玉树歌残声已陈,南朝宫殿柳条新。 - "玉树"指的是美丽的树木,常用来形容才华横溢的人。“歌残”可能意味着歌曲唱完或者歌声消散。这句诗表达了一种物是人非的感觉,即美好的事物已经消逝,只剩下旧日的痕迹。 - “南朝”通常指中国历史上的南梁(502年—557年)或南陈(557年—589年),这里特指南朝时期的建筑和历史
夜宿疑积雨,晓知松风鸣。 日出雾霭消,紫气群峰生。 十月山叶绿,境僻草木荣。 策杖穿萝径,宛转随昏明。 路滑悬溜溜,桥欹崩石横。 苍茫众岫接,络绎飞泉迎。 矫矫霜髯叟,负锸岩边行。 息肩趺盘石,细说农皇经。 谓我有夙缘,相顾若有情。 令我坐其侧,翠筐厓上倾。 双术赤白色,二苓龟蛇形。 柏叶含贞性,蔘花至阳精。 服食屏嗜欲,堪与元化并。 金丹饵轩辕,误人始容成。 言讫超然去,白云空冥冥
陈于王,字健夫,苏州人,入沈阳,隶汉军,后居顺天宛平(今北京丰台一带)人,平生嗜好诗文,著有《西峰草堂杂诗》。 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桃花扇传奇》问世后,陈于王有感于短命昏君朱由崧重蹈南朝陈后主覆辙的历史事实,激愤难抑,吟咏脍炙人口的怀古名篇《题桃花扇传奇》:“玉树歌残迹已陈,南朝宫殿柳条新。 福王少小风流惯,不爱江山爱美人。 ” 生卒年:?-
相关推荐
宋信州弋阳人,字君直,号叠山。 理宗宝祐四年进士。 除抚州司户参军。 次年为建康考官,出题暗讥时事,忤贾似道,谪居兴国军。 恭帝德祐初,以江东提刑知信州。 元兵陷信州,乃变姓名入建宁唐石山。 宋亡,居闽中。 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程文海荐,辞不起。 福建行省参政魏天祐强之北上,遂不食而死。 门人私谥文节。 有《文章轨范》、《叠山集》。 生卒年
陈于王,字健夫,苏州人,入沈阳,隶汉军,后居顺天宛平(今北京丰台一带)人,平生嗜好诗文,著有《西峰草堂杂诗》。 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桃花扇传奇》问世后,陈于王有感于短命昏君朱由崧重蹈南朝陈后主覆辙的历史事实,激愤难抑,吟咏脍炙人口的怀古名篇《题桃花扇传奇》:“玉树歌残迹已陈,南朝宫殿柳条新。 福王少小风流惯,不爱江山爱美人。 ” 生卒年:?-
韩淲,字仲止,一作子仲,号涧泉,是南宋时期的诗人。他出生于1159年,卒于1224年,祖籍开封,南渡后隶籍信州上饶(今属江西),有诗名传世,著有《涧泉集》。下面将详细介绍他的生平和贡献: 1. 家族背景: - 韩淲出身于官宦家庭,其父亲为韩元吉,一位在宋代颇有声望的文化人。 - 韩淲的家族对宋代文化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力。 2. 政治生涯: - 韩淲年轻时便入仕,但在从政不久后选择回归文人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