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绍崇是清朝的一位诗人,生于1805年,卒于1885年。
姚绍崇的生平和作品都体现了他深厚的文学造诣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诗句中透露出的忠勤、入世与出世的思想,以及对自然和社会的深刻感悟,使得他的诗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姚绍崇是清朝的一位诗人,生于1805年,卒于1885年。
姚绍崇的生平和作品都体现了他深厚的文学造诣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诗句中透露出的忠勤、入世与出世的思想,以及对自然和社会的深刻感悟,使得他的诗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的理解与掌握。此为一首七言律诗,首联交代了黄鹤楼的历史;颔联点明了诗人的写作意图,即希望陶渊明、胡安国二公能在这里流芳千古;颈联运用典故,表明作者要笑看江汉双清;尾联表明诗人要笑傲江湖,任凭风云变幻。 【答案】 (1)功业:功业和忠诚。忠勤:忠诚勤苦。陶公:指东晋诗人陶渊明。 (2)仙:道家称神仙。出世:脱离尘世。儒:儒家学说。入世:进入世俗社会。 (3)倏来倏往
胡燏芬是清代诗人,字芸楣,是安徽泗州(今属宿州市)人,祖籍浙江萧山(今属杭州)。 胡燏芬生活在一个动荡的历史时期,他的诗作中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情感和文化内涵。例如,他的《桂林双忠祠联》就是一首具有强烈历史背景的诗歌,表达了作者对民族英雄的崇敬之情。通过这样的作品,可以深刻感受到清末民初社会动荡不安的时代特征以及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清朝诗人俞樾是清末时期一位博学多才的学者和文学家,他的诗歌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俞樾(1821年12月25日—1907年2月5日),字荫甫,又号曲园居士,是浙江德清人。作为清代末期的著名学者、文学家和经学家,他在学术领域内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俞樾不仅是朴学大师,还是书法家和古文字学家。他精通经学,并旁涉诸子学、史学、训诂学等,其学术涉及面之广令人叹为观止。 俞樾的诗作在艺术风格上也颇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