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㬎
【注释】 1. 红缯张筲箕:用红色的绸子做成筲箕。 2. 灶前舁来灶下请:把筲箕搬到灶台下面去。 3. 小妇荐清茶,中妇陈白饼:小媳妇端上清茶,大媳妇端上白饼。 4. 大妇拜致辞,烛花弄鬟影:大媳妇向主人行礼并作介绍。 5. 种粳种秫须多收,养蚕新丝十倍抽:要多种粳稻和高粱,养蚕的新丝也要加倍收取。 6. 不愿生儿近王侯,但愿蕃息滋羊牛:不希望子孙接近帝王将相之家,只希望繁殖后代能养育牛羊牲畜。
【注释】 沧洲:指南方。烽:烽火,古代边防报警的信号。红:指火光映红了天空。援师:指奉命增援的大军。奉调:奉命。南中:指南方。筚篥(bǐ lì):一种乐器,用芦竹或芦苇做成,有竖管和横向吹口。朱票:红色印章。所出:所到之处。草船:以草为原料制成的船。家家:每家每户。并日:每天。办:准备。马槽:喂马的槽食。豆事:豆类食物。莝草:杂草。刀:农具,用来割草的工具。 山岳:高山。哀哉:感叹词,表示悲叹
红缯张筲箕,斜插海棠杏,灶前舁来灶下请。 小妇荐清茶,中妇陈白饼,大妇拜致辞,烛花弄鬟影。 种粳种秫须多收,养蚕新丝十倍抽。 不愿生儿近王侯,但愿蕃息滋羊牛。 小姑灵感识人意,髹箸重重书作字。 筲箕频动小姑回,瓦炉香烬柏子灰。 稚男收拾枣栗去,门前箫鼓喧春雷
清朝诗人俞樾是清末时期一位博学多才的学者和文学家,他的诗歌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俞樾(1821年12月25日—1907年2月5日),字荫甫,又号曲园居士,是浙江德清人。作为清代末期的著名学者、文学家和经学家,他在学术领域内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俞樾不仅是朴学大师,还是书法家和古文字学家。他精通经学,并旁涉诸子学、史学、训诂学等,其学术涉及面之广令人叹为观止。 俞樾的诗作在艺术风格上也颇具特色
清朝诗人俞樾是清末时期一位博学多才的学者和文学家,他的诗歌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俞樾(1821年12月25日—1907年2月5日),字荫甫,又号曲园居士,是浙江德清人。作为清代末期的著名学者、文学家和经学家,他在学术领域内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俞樾不仅是朴学大师,还是书法家和古文字学家。他精通经学,并旁涉诸子学、史学、训诂学等,其学术涉及面之广令人叹为观止。 俞樾的诗作在艺术风格上也颇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