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立,原名庄日思,清代诗人
庄日思是清代的一位诗人。
庄日思(1639年—?),字汝立,号立初,是明末清初的文学家。他生于嘉兴,是严子陵的后代。在崇祯年间的乡试中,他未能取得副榜,但进入清朝后,他通过科举考试,以子鏻的身份获得官职,并最终封为郎中。他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他的诗歌创作上,著有《尚书说》、《四书说》和《白苧草》等作品。
汝立,原名庄日思,清代诗人
庄日思是清代的一位诗人。
庄日思(1639年—?),字汝立,号立初,是明末清初的文学家。他生于嘉兴,是严子陵的后代。在崇祯年间的乡试中,他未能取得副榜,但进入清朝后,他通过科举考试,以子鏻的身份获得官职,并最终封为郎中。他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他的诗歌创作上,著有《尚书说》、《四书说》和《白苧草》等作品。
《晨起观雪用鏻儿韵》 淅沥惊残梦,推窗白满枝。 光摇疑隐雀,风拂似垂丝。 极目云山幻,遥看天地奇。 萧然无一事,相对洗尘思。 注释: 1. 淅沥:象声词,形容小雨落下的声音。这里形容雨声。 2. 惊残梦:惊醒了残留的梦境。 3. 推窗白满枝:推开窗户看到树枝上积雪覆盖。 4. 光摇疑隐雀:光影晃动,好像隐藏的小鸟在闪烁。 5. 风拂似垂丝:风吹动着树枝,仿佛是垂落的丝线。 6. 极目云山幻
篱边联句 有花盈架不愁贫,花亦当筵澹荡人。 晚节凌风能玩世,幽芬带露自含真。 欹斜似笑三分醉,啸傲常空万斛尘。 一自篱边同赏后,秋光佳处即阳春。 注释: - 篱边联句:作者与友人在篱笆旁边互相唱和的诗。 - 盈架:满架,形容数量多。 - 当筵:面对酒席。 - 凌风:指超越世俗,不受世俗束缚。 - 含真:保持本真。 - 欹斜:斜倚。 - 啸傲:高声长啸,放声大笑。 - 篱边:篱笆旁边。 - 阴晴
山居 一自山居后,尘心涤几何。 疏林人迹少,峭壁鸟声多。 天迥腾黄月,溪平绉绿波。 那知芦荻里,蓦地发渔歌。 注释: 1. 山居后:自从回到山林之后。 2. 涤几何:洗净了多少?形容洗涤心灵,去除杂念。 3. 疏林:稀疏的树林。 4. 峭壁:险峻的山崖。 5. 天迥(jiǒng):天空的高远之处。 6. 腾黄月:升起的黄色月光。 7. 溪平绉(zhěu):溪水平静时波纹皱起的样子。 8.
庄日思是清代的一位诗人。 庄日思(1639年—?),字汝立,号立初,是明末清初的文学家。他生于嘉兴,是严子陵的后代。在崇祯年间的乡试中,他未能取得副榜,但进入清朝后,他通过科举考试,以子鏻的身份获得官职,并最终封为郎中。他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他的诗歌创作上,著有《尚书说》、《四书说》和《白苧草》等作品
秦鼎元,清代诗人,原籍无锡,后迁往山西浑源州王家庄堡担任巡检。以下是对秦鼎元的详细介绍: 1. 基本信息:秦鼎元原名墉,字宝瑔,号省三。他的生平与诗歌创作均在清朝乾隆年间。作为一位诗人,他的作品体现了清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 2. 文学地位:秦鼎元被收录于一些古代诗集之中。例如《早春杂兴三首·其三》便是其中之一。这首诗展现了他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生活情趣的追求。 3. 艺术成就
翁静如并非清代诗人,而是明朝诗人。他是江苏长洲洞庭山人,号珠楼,寄居天长。他的《珠楼集》是其诗词创作全集。以下是对翁静如的介绍: 1. 基本信息:翁静如生于1677年,卒于1755年,字朗夫,号子静,江苏江阴人。他是一位国子生,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 2. 文学成就:翁静如的诗词全集《珠楼集》收录了他的多首作品,其中《夏日》、《上都秋日登眺》等诗作展现了他的文学才华。 3. 文化背景
华天衢是清代的诗人,字尧旬,号摩赤,无锡鹅湖人。 华天衢的生平和作品展示了一个隐逸诗人的生活轨迹与文学成就。他不仅在诗歌中表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还通过其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方面。了解华天衢的历史地位及其对后世的影响,对于深入研究清代诗歌以及文人生活具有重要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