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山,原名徐文达,清代诗人
徐文达是清代著名的诗人,字仁山,道光年间的诸生,光绪年间曾任淮扬海道、护理漕河总督署两淮盐运史,并最终擢升为福建按察使。
徐文达在诗词创作方面成就显著。他的诗歌全集包含了多首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也反映了他对时事的关注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例如,《黄河决左季高制军杨石泉漕帅有导淮之议石帅先纪以诗依韵奉和》就是其中一首非常有名的作品。这首作品通过对黄河决堤事件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大事的关切以及对政治人物的赞赏和批评。
仁山,原名徐文达,清代诗人
徐文达是清代著名的诗人,字仁山,道光年间的诸生,光绪年间曾任淮扬海道、护理漕河总督署两淮盐运史,并最终擢升为福建按察使。
徐文达在诗词创作方面成就显著。他的诗歌全集包含了多首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也反映了他对时事的关注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例如,《黄河决左季高制军杨石泉漕帅有导淮之议石帅先纪以诗依韵奉和》就是其中一首非常有名的作品。这首作品通过对黄河决堤事件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大事的关切以及对政治人物的赞赏和批评。
黄河决流,左丞季高(李德裕)主持治水。杨石泉(杨嗣复)为漕帅,主张引淮入河。石帅先写了诗,我依韵奉和二首中的第二首。 想要凭藉水土仗司空(指河道治理),何况又是寅恭协力同。 淮甸鼓钟声远振,泗滨浮磬道能通。 云梯凿险支流汇,星履探源意匠工。 自愧疏才难测海,愿随翊赞告成功。 注释: 1、司空:官名,掌管营造百工的官员。 2、寅恭:恭敬。 3、淮甸鼓钟声远振:淮南一带的鼓声远远地传开。 4、泗滨
黄河从左岸决口,导致河堤溃决,左季高(指张浚)制军杨石泉(杨存中)漕帅有导淮之议。石帅首先写了首诗以韵和张浚的诗。 运筹帷幄万军前,杜断房谋久镇边。 尽许羌戎归化宇,更从禹迹溯当年。 注释:在军队的指挥中心运筹帷幄,面对众多的军队,张浚决断果断。长久地驻守边疆。允许羌人归服,归顺朝廷。追溯古代大禹治水的故事。 河经北徙循常轨,海注东流引自然。 注释:黄河沿着北方迁徙,遵循着自然的规律
运筹帷幄万军前,杜断房谋久镇边。 尽许羌戎归化宇,更从禹迹溯当年。 河经北徙循常轨,海注东流引自然。 今日乘槎偕博望,巨川舟楫善图全
欲凭水土仗司空,况复寅恭协力同。 淮甸鼓钟声远振,泗滨浮磬道能通。 云梯凿险支流汇,星履探源意匠工。 自愧疏才难测海,愿随翊赞告成功
徐文达是清代著名的诗人,字仁山,道光年间的诸生,光绪年间曾任淮扬海道、护理漕河总督署两淮盐运史,并最终擢升为福建按察使。 徐文达在诗词创作方面成就显著。他的诗歌全集包含了多首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也反映了他对时事的关注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例如,《黄河决左季高制军杨石泉漕帅有导淮之议石帅先纪以诗依韵奉和》就是其中一首非常有名的作品。这首作品通过对黄河决堤事件的描绘
清代诗人袁励准,字珏生,号中州,别署恐高寒斋主,河北宛平人。光绪二十四年(1898)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会试同考官等职,后转任清史馆编纂和辅仁大学教授 。 袁励准的一生充满了学术和政治上的贡献。他不仅是一位卓越的文学家,也是一位深具影响力的学者和教育家。在艺术领域,他不仅擅长书法和诗词创作,还致力于书画艺术,其行楷风格深受米元章影响,篆学则取法于李阳冰。他的文学作品数量有限,但在这些作品中
徐正驺,字峄亭,是清代的诗人。 他出生于繁昌,乾隆年间曾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廪贡生的身份,并官至休宁教谕。徐正驺不仅是诗人,还涉及了政治领域,担任过教谕等官职。他的诗歌创作丰富,流传下来的作品有1首,即《潼关》
徐寅是唐末至五代间的著名文学家,以其诗赋作品著称于世。以下是对徐寅的详细介绍: 1. 生平经历 - 早年生活:徐寅,字昭梦,莆田人,生活在唐朝末期至五代时期。 - 仕途坎坷:乾宁元年(894年),徐寅中进士,并曾被任命为秘书省正字。然而他的人生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在闽中王审知手下担任幕僚期间,因政治原因而归隐延寿溪。 2. 文学成就 - 诗歌创作:徐寅在诗歌方面有很高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