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凭水土仗司空,况复寅恭协力同。
淮甸鼓钟声远振,泗滨浮磬道能通。
云梯凿险支流汇,星履探源意匠工。
自愧疏才难测海,愿随翊赞告成功。
黄河决流,左丞季高(李德裕)主持治水。杨石泉(杨嗣复)为漕帅,主张引淮入河。石帅先写了诗,我依韵奉和二首中的第二首。
想要凭藉水土仗司空(指河道治理),何况又是寅恭协力同。
淮甸鼓钟声远振,泗滨浮磬道能通。
云梯凿险支流汇,星履探源意匠工。
自愧疏才难测海,愿随翊赞告成功。
注释:
1、司空:官名,掌管营造百工的官员。
2、寅恭:恭敬。
3、淮甸鼓钟声远振:淮南一带的鼓声远远地传开。
4、泗滨:泗水之滨,指泗水流入黄河的地方,在今山东曹县东北。
5、云梯:古代的一种攻城器械,形如梯形,用木材和牛皮等材料制成。
6、星履:星宿名,指北斗七星。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参与治黄工程期间所作的一首咏史之作。诗人以“司空”自比,表达了自己对黄河决堤事件的关心和忧虑之情。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杨石泉漕帅的敬仰之情。
诗中通过描绘淮甸鼓钟声远振和泗滨浮磬道能通的画面,展现了黄河水患给人们带来的巨大困扰和痛苦。诗人通过对这些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黄河水患的深深关切和同情。
最后两句则表现了诗人对自己能力的谦虚和自信。他承认自己的才能有限,难以解决黄河决堤的问题,但他愿意追随杨石泉漕帅一同努力,共同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奋斗。这两句诗体现了诗人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