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胎,原名徐大椿,清代诗人,生于公元1693,卒于公元1771
清江苏吴江人,原名大业,字灵胎,晚号洄溪老人。
以诸生贡太学,寻弃去。
于星经、地志、音律等学造诣均深,而尤精于医,名重一时。
有《神农本草经百种录》、《医学源流论》等。
亦喜作道情,用以讽世,有《洄溪道情》。
又洞悉东南水利,乾隆二十七年江浙大水,苏抚开港泄水,所定路线,非入江故道,因大椿力争,乃得纠正。
生卒年:1693-1771
灵胎,原名徐大椿,清代诗人,生于公元1693,卒于公元1771
清江苏吴江人,原名大业,字灵胎,晚号洄溪老人。
以诸生贡太学,寻弃去。
于星经、地志、音律等学造诣均深,而尤精于医,名重一时。
有《神农本草经百种录》、《医学源流论》等。
亦喜作道情,用以讽世,有《洄溪道情》。
又洞悉东南水利,乾隆二十七年江浙大水,苏抚开港泄水,所定路线,非入江故道,因大椿力争,乃得纠正。
生卒年:1693-1771
【注释】: 1. 自题墓门:在坟墓的墓碑上写诗。 2. 鹤归华表知何日:鹤飞回华表柱的时候不知道是什么时候。 3. 牛上荒丘会有时:牛上荒丘的时候,有时会遇到。 【赏析】: 这首诗通过写诗人对生死无常、世事变迁的感慨,表达了诗人的豁达和超脱。全诗用典贴切,含蓄蕴藉,寓意深刻。 首句“鹤归华表知何日”,化用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无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
注释:满山都是生长在山上灵草,那是仙人们的灵药;一条小径通向松树风声阵阵的地方,那是隐士的坟墓。 赏析:诗人以仙人和隐士自喻,表达了他高洁的品格。诗中的“生圹”指的是墓地,而“仙人”“处士”则分别代表了作者的高洁品格。整首诗既抒发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也表达了他对世俗名利的淡泊
清江苏吴江人,原名大业,字灵胎,晚号洄溪老人。 以诸生贡太学,寻弃去。 于星经、地志、音律等学造诣均深,而尤精于医,名重一时。 有《神农本草经百种录》、《医学源流论》等。 亦喜作道情,用以讽世,有《洄溪道情》。 又洞悉东南水利,乾隆二十七年江浙大水,苏抚开港泄水,所定路线,非入江故道,因大椿力争,乃得纠正。 生卒年
秦凤梁,清代诗人,字琴山,号时斋,是江苏无锡人。他生于1777年,卒于1836年。秦凤梁的一生颇为丰富,他曾在嘉庆九年中举人,并在次年被大挑一等,分发至云南担任多个职务,包括临安府宁州知州、云南文武乡试同考官以及浪穹知县等。 秦凤梁的诗歌创作涉及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感。他的诗作中,如“竹外雪初压,红梅放几枝”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静极不知腊,楞严证上乘”则透露出他对禅宗的理解。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脱俗
秦大士是清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 秦大士,字鲁一,又字鉴泉,号涧泉,又号秋田老人,出生于1715年,卒于1777年,其生平跨越清王朝的初期和中期。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在诗、书、画三个艺术领域均有极高的成就。 在文学方面,秦大士以诗名远播。他的诗歌作品不仅数量众多,而且风格多样,既有豪放的壮阔山河,也有婉约的细腻情感。他的诗歌语言清新脱俗,意境深远,深受后世读者的喜爱和传颂。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