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望,原名郭汝霖,清代诗人
明江西永丰人,字时望,号一厓。
嘉靖三十二年进士,授行人。
选吏科给事中。
时倭屡寇沿海,上平倭十事以闻。
奉使封琉球王,不受所赠金。
任顺天府丞,上疏请发内帑,宽征徭役,以解畿辅民困。
官终南太常卿。
隆庆元年致仕。
有《使琉球录》、《石泉山房集》。
生卒年:?-?
时望,原名郭汝霖,清代诗人
明江西永丰人,字时望,号一厓。
嘉靖三十二年进士,授行人。
选吏科给事中。
时倭屡寇沿海,上平倭十事以闻。
奉使封琉球王,不受所赠金。
任顺天府丞,上疏请发内帑,宽征徭役,以解畿辅民困。
官终南太常卿。
隆庆元年致仕。
有《使琉球录》、《石泉山房集》。
生卒年:?-?
【题解】 此诗作于绍兴五年(1135年),时诗人任上饶县令,与友人游上饶分水亭。“分水”即分水江,在今江西省上饶市西南。分水江流经上饶、玉山两县,为饶信古道所经,是江西进入福建的要道。诗人在上饶作诗,以抒写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注释】 ①“两邑”:指作者所在的上饶和邻县玉山县。 ②蹻蹑(qie nie):形容步子迈得高又快。 ③云迷:云遮雾罩,形容山峰重叠,难以辨认。 ④马头:山岭弯曲如马头
诗句释义: 1. “白茫畬” - 描述一片广阔的田野,可能指的是一个偏远的乡村或者农田的景象。 2. “白沙公” - 可能是对一个人或地点的称呼,表示在这片田野中有一位公职人员。 3. “王转火联” - “转火联”在这里可能是指某种官职或职务的转换,而“王”则可能指代国王或王权。这句话可能在描述某人从一个职位或职务转移到另一个更高级别的职位。 4. “本为穗岭儒宗” - 这里提到“穗岭”
【诗句释义】: 1. 遗迹溯先人,茅补萝牵,点缀一亭依旧式:追溯先人的遗迹,用茅草修补了藤蔓,修饰着这座亭子。 2. 沁脾留过客,石泉槐火,评量七碗试新煎:使过客陶醉的泉水和槐树的火光,让过客们品尝这七碗新煎的酒。 【译文】: 追溯先人的足迹,用茅草修补了藤蔓,装饰着这一座亭子。使过客陶醉于泉水和槐树的火光中,让他们品尝这七碗新煎的茶。 【赏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
【注释】金阙:指皇宫。钟鸣:寺庙中撞钟报时。千户:一千户人家。晓:早晨、天亮。山庵:指寺院。花放:开花。四时春:四季如春。 这首诗的意思是:皇宫中的钟声响起,千户人家都从睡梦中醒来;山间的小寺内花儿开放,一年四季都如同春天一样美好。 赏析:此联描绘了一幅和谐宁静的山水画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与赞美。 上句“金阙钟鸣千户晓”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晨景。金阙是指皇宫,钟声悠扬响起,千户人家都被惊动
注释:山间有一条清澈的溪流,两岸长满了桃花。 九座山峰如屏风般层层叠叠,李白曾经在此吟诵过诗句。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景色。首联“洞辟一山,桃红夹岸”形象地描绘了山间的美景。颔联“云屏九迭,李白吟庐”则通过“九迭云屏”和“李白吟庐”两个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
陈光绂是清朝时期著名的诗人,他的文学成就在清代诗坛上占有一席之地。以下是对陈光绂的详细介绍: 1. 生平简介 - 字号与籍贯:陈光绂,字纬度,号谦山,海盐人,是清代著名诗人许廷子的后代。 - 教育背景:据《槜李诗系》记载,陈光绂读书敏异,对天文地理知识有深入的研究。 2. 文学成就 - 诗歌创作:陈光绂在诗歌创作方面有着丰富的作品,如《晤园茶楼联》、《秋日书怀》等。 - 风格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