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庆龙是清代著名的爱国诗人,字子云。
生于1781年,卒于1851年,他的一生可谓多姿多彩,他不仅在诗歌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还留下了许多传世之作。他是云南丽江人,自幼聪明颖悟,对学问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喜爱讨论天下古今的利与弊,希望能有所作为,助世济民。
马庆龙是清代著名的爱国诗人,字子云。
生于1781年,卒于1851年,他的一生可谓多姿多彩,他不仅在诗歌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还留下了许多传世之作。他是云南丽江人,自幼聪明颖悟,对学问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喜爱讨论天下古今的利与弊,希望能有所作为,助世济民。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掌握诗歌的思想情感、赏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逐句释义”“译文”“赏析”,要求学生在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进行赏析。答题前先通读全诗。读懂全诗是赏析的前提,也是赏析的基础,只有读懂了诗,才能抓住重点进行分析;分析时要结合诗句中表情达意的重点词进行分析,而所谓的“关键词”往往是指那些能体现感情的字眼
清代诗人张新瀚是位杰出的文学家,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张新瀚的诗词全集收录了其唯一的一首诗作——《挽张百熙联》,此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也折射出当时社会对知识分子的尊重与怀念。 张新瀚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对于理解他的作品至关重要。《挽张百熙联》中“赍志以殁”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志向和信念的坚持,即便生命终结也不改初心。这种精神体现了清初文人特有的坚韧与执着
清代诗人常楫,字苍林,号懦翁,有“松阿樵者”的别号,其先祖为浙江黄岩人,后居京师,曾于大千佛寺剃度染发,为法华老人之孙。他性沉静喜读书,与人为交无贵贱皆敬礼,其居所堂前有古松数株,吟咏其间,翛然自得已三十年,徙上房山之邃园再迁良乡弘恩寺。常楫以诗名,尤以报国与曾、左、胡诸老为伯仲,被时人誉为卓然烈士和允矣名臣。 常楫不仅以其诗词著称,还因其一生经历而备受关注。他生于1804年,卒于187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