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言,原名许应骙,清代诗人,卒于公元1903

许应骙并非清代诗人,而是清朝时期的一位大臣和官员。他以其政治生涯和学术成就著称于世。许应骙(1820年—1891年),字昌言,号星台,广东番禺(今属广州市越秀区)人,是清代广州高第街许氏家族的一员。

许应骥在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中举人,并在咸丰三年(1853年)登进士,初任工部主事,后升郎中。他在江西临江府任职期间,因平反百余件冤案而深受百姓敬仰,被誉为“许青天”。他的生平还包括了担任江苏按察使、布政使和浙江巡抚等职,这些职务都显示了他在政治上的能力和影响力。

许应骥的政治生涯中,最为人熟知的是他在担任福建学政期间所采取的保守立场。他在戊戌维新期间,阻挠新政,政变后更是被提拔为闽浙总督,兼兵部侍郎。他的这一行为在当时引起了广泛争议,被视为保守派的典型代表。

许应骥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其诗歌创作上。他的诗集《许筠庵诗钞》收集了他的诗作,展示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诗歌艺术的热爱。尽管不是以诗歌见长的作家,但其作品中的文学价值也不容忽视。

许应骙是一位具有重要历史地位的人物,他不仅是一位政治家,也是一位学者和文化人。他对中国文化和教育事业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值得后世深入研究和铭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