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愔,原名邹式金,清代诗人
邹式金,(1596-1677) ,无锡人。
字仲愔,号木石、香眉居士。
明清戏曲作家。
崇祯十三年进士。
历任南户部主事、户部郎中等。
清顺治三年(1646)任泉州知府时,因得罪郑芝龙免职南返。
明亡后,在福建参加抗清。
清顺治末以僧服归隐故里众香庵。
他工古文词,晓通声律,思致艳逸,所制词曲,命侍儿吟唱,时吹箫度之,自己也能唱曲吹箫。
作有杂剧《风流》。
另著有《香眉亭诗集》、《香眉词录》、《宋遗民录》等著作。
生卒年:?-?
仲愔,原名邹式金,清代诗人
邹式金,(1596-1677) ,无锡人。
字仲愔,号木石、香眉居士。
明清戏曲作家。
崇祯十三年进士。
历任南户部主事、户部郎中等。
清顺治三年(1646)任泉州知府时,因得罪郑芝龙免职南返。
明亡后,在福建参加抗清。
清顺治末以僧服归隐故里众香庵。
他工古文词,晓通声律,思致艳逸,所制词曲,命侍儿吟唱,时吹箫度之,自己也能唱曲吹箫。
作有杂剧《风流》。
另著有《香眉亭诗集》、《香眉词录》、《宋遗民录》等著作。
生卒年:?-?
《重过西湖》解析 《重过西湖》,一首由明代诗人翁桓所创作的七言绝句,其内容深刻而意境深远。诗中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的变化,还透露出对往昔时光的无限追忆和感慨。 首句“二十八年湖畔柳”,用“湖畔柳”象征时间的流逝与变迁。湖畔柳树见证了岁月的沉淀与自然的更迭,而“二十八年”则强调了这种变化的持久和深远。在翁桓的笔下,这不仅仅是对地理位置的描述,更是对人生经历的一种隐喻。 “春风不定常垂手”一句
注释: 昔日:以前,过去。 栖梧凤:栖息在梧桐树上的凤凰。比喻高贵的人。 尧树乌:传说尧把天下让给舜,舜把天下让给禹,后来禹治水有功,尧将天下禅位给他,舜则把天下让于禹,而自己甘居臣下。后以之指帝王禅让之事。 世方尊狱吏:世上正尊重狱官(即刑官)。 狱吏,刑官。 属公孤:归附公卿。古代对官员、士大夫的通称。 赏析: 这首诗是龚自珍在南还途中所作的一首酬答诗。诗人通过酬答龚孝升的赠别诗
注释 琴书千里梦,金粉六朝身。 —— 琴书:指诗和书。千里梦:诗人有“万里归来梦一场”的慨叹,这里用“琴书”代替。金粉:指富贵荣华,也指南朝的繁华。身:指诗人自己。 路鬼揶揄好,人谁信汝贫。 —— 揶揄:嘲笑讥讽。汝:你。 赏析 这首诗是周元亮在龚孝升送他南归途中写的一首和韵寄诗。龚孝升是诗人的友人,也是他的知己。他们志同道合,相知甚深。龚孝升写了许多赠别诗,表达了他对周元亮的深厚友情
【注释】 圜室:古代指宫中禁闭的场所,这里借指监狱。 鉴湖:即鉴湖,在今浙江绍兴市南。 菰庐:水乡泽国的居民所居之处。 【赏析】 周元亮于明成祖永乐三年被赦免出狱后,与龚孝升有诗以赠别,旋起青州道中,又赋诗和寄。其时周元亮正在青州任官。此诗是作者应龚孝升之请写的。 首句说,没想到我居然还能从监狱里出来。这是诗人对自己不幸遭遇的自我解嘲,也是对黑暗势力的控诉。“岂意”,语气反诘。“圜室”,宫禁之中
【注释】 1.周元亮:人名。龚孝升的朋友,此诗的作者。南还:回南。 2.奉赦南还:接受皇帝的赦免而回到家乡。 3.龚孝升有诗赠别旋起青州道次韵和寄 其三:是龚孝升在送别周元亮之后,又写了一首诗来赠别他。这首诗的首句,用“奉赦南还”作题面。 4.青州:即今山东淄博市,当时为青州刺史治所。道次:指在路上停留时。 5.“灯花明若镜”:意思是说烛光下映照的灯花像镜子一样明亮。 6.秉烛:持着蜡烛。 7
``` 昔日栖梧凤,曾为尧树乌。 世方尊狱吏,望自属公孤。 ``` 注释解释: - 昔日:指过去的日子或时间。 - 栖梧凤:比喻曾经有如凤凰般高贵的才华或地位。 - 尧树乌:意喻曾经受到过尧这样的圣君的赏识或庇护。 - 世方尊狱吏:指现在社会上普遍尊敬那些从事司法工作的人员。 - 狱吏:即狱卒,负责管理监狱的人。 - 望自属公孤:期望自己能成为一个公正无私的人,如同古代的“公孤”一样。 译文
周元亮奉赦南还,龚孝升有诗赠别旋起青州道次韵和寄 其六 高厚真邀福,神明宝爱才。 凤凰飞去后,权作望京台。 注释: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描绘凤凰的飞翔来表达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同时,诗人也通过这种象征手法,暗示了自己对于官场生活的失望和无奈。 赏析:这首诗是清朝诗人邹式金的作品,它以生动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诗人通过对凤凰的描写
【注释】祖帐:饯别时置设的帐幕。及:赶上。春明:京城名,即长安,在今陕西西安市西。键:门闩。“江淮双带接”句:指江、淮两地之间,有两条水路相连。“风雪片帆回”句:指乘船者在风雪中驶回。 【赏析】《四库提要》评龚自珍诗:“其于用事,皆有所本,不徒为奇巧也。”这首送别诗,写诗人与友人辞别后,又因赦罪南还,途中经过青州,故作此诗以赠。首联写友人已离京赴任,而自己却得赦还乡。“应无”是说没有赶上
注释: 忆昔曾游处:回忆起过去曾经游玩过的地方。 名山九曲斜:名山即有名的山峰,九曲指弯曲曲折的山路。 绿榕仁作叶,丹荔智为花:绿色的榕树是仁慈的象征,因此它长出的叶子也像仁一样;红色的荔枝是智慧的象征,所以它生长出来的花朵就像智者一样。 赏析: 这首诗是龚孝升送别周元亮时所作。诗中通过对名山、绿榕和红荔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谊。"名山九曲斜"形容山路曲折,象征着友情的深远
注释: 1. 萍水当年事:指过去在萍水之边相识的旧事。 2. 云泥隔世情:指因地位悬殊而相隔甚远,无法相会。 3. 君为周二老:指你曾是周朝的老臣。 4. 身是鲁诸生:指我身为鲁国的读书人。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龚孝升有诗赠别之后,重新起程前往青州途中,即兴创作的一首和韵之作。全诗通过对“当年”的追忆与“今日”的对比,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重逢的期盼。 首句“萍水当年事”
黄赞勋是清代诗人。黄赞勋,字石衡,又号立三居士、海鹤楼主人,台北大龙峒人。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以其丰富的诗词作品在清代文学中占有一席之地。 黄赞勋的生平经历颇为丰富。他在十五岁时便前往宜兰参加童子试,并取得了第七名的好成绩。此外,他也曾受到宿儒黄觉民、周铿鸣等人的教诲和影响,这为他的文学成就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黄赞勋的诗歌创作具有独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