鳞飞,原名詹应甲,清代诗人
詹应甲是清代著名的诗人与徽墨艺术家。下面将详细介绍他的生平事迹:
- 基本信息
- 原名与字号:詹应甲原名广桃,后改为应甲,字鳞飞,号湘亭。
- 籍贯与出生地:原籍婺源虹关(今江西婺源县浙源乡虹关村),后寓居苏州。
- 科举经历
- 早期成就:十四岁便工韵语,早年游学,乾隆庚子甲辰年间,即1780年前后,他参加了多次科举考试,并在乾隆戊申年(1788年)成功中举人。
- 官场生涯:詹应甲历任湖北天门、应城、汉川、恩施等地知县,其间表现出了清正廉洁的为官品格,深受百姓爱戴。尽管在三十年的官场生涯中未能再进一步,但他仍以高洁自持。
- 文学创作
- 诗歌作品:詹应甲著有《赐绮堂集》28卷,其中不仅包括诗篇,还有乐府歌辞等多种文学作品。其诗词多涉及对自然的描写与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
- 散曲创作:詹应甲在散曲领域亦有贡献,与戏曲家沈起凤合作整理并出版了朱应辰的《淮海新声》,对后世产生了一定影响。
- 人际关系
- 家庭背景:詹应甲出身于书香门第,其祖父为清代徽墨名家詹若鲁(詹醇之子),家族文化氛围浓厚。
- 爱情生活:詹应甲曾与歌妓姚磬儿相爱,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终成眷属。此事被戏曲家沈起凤记录并演绎成传奇《千金笑》。
- 书法艺术
- 擅长书法:詹应甲不仅在文学上有所成就,同时也是一位书法家。他对书法艺术有深入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其书法作品在当时亦颇有影响力。
- 作品流传:王夫人曹墨琴为其作墓志铭,戏曲家沈起凤则根据两人故事谱曲《千金笑》,使得詹应甲的书法及爱情故事得以流传后世。
- 社会评价
- 为官清廉:詹应甲任湖北各县令时均能保持清廉,深得民心,其政绩在当地受到广泛赞誉。
- 文学地位:他在清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其作品和生平被后人多次研究与传颂。
- 艺术造诣:在书画艺术方面,詹应甲同样有着不俗的成就,其作品对后世的艺术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詹应甲的一生是对传统文化和艺术的不懈追求和贡献。他不仅在文学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其书法艺术也得到了后世的认可和赞赏。通过对这些历史资料的学习和了解,可以更加全面地认识这位清代文人的卓越成就和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