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熙,原名苏元春,清代诗人,生于公元1844,卒于公元1908
清广西永安人,字子熙。
同治二年,由武童投效湘军,随席宝田镇压太平军,累擢为参将。
后率部镇压贵州苗民,官至提督。
中法战争中,助冯子材御法军。
和议成,仍留镇广西。
晚年治军渐弛,被劾夺职,戍新疆。
卒于戍所。
生卒年:1844-1908
子熙,原名苏元春,清代诗人,生于公元1844,卒于公元1908
清广西永安人,字子熙。
同治二年,由武童投效湘军,随席宝田镇压太平军,累擢为参将。
后率部镇压贵州苗民,官至提督。
中法战争中,助冯子材御法军。
和议成,仍留镇广西。
晚年治军渐弛,被劾夺职,戍新疆。
卒于戍所。
生卒年:1844-1908
【注释】 衡岳:衡山,在湖南省。“间气”指帝王之气。“百战余生”,形容彭玉麟一生经历过许多战争。 劳国事,为国尽力。 虏氛:外族入侵的阴霾。九原:指彭玉麟的故乡湖南,因湖南有九疑山而得名。九疑山是古代传说中的湘水源头之一,所以称湖南的山川为九原。遗憾:遗憾未尽之意。 边防:边防事务。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好友彭玉麟的颂扬诗。全诗四句,每句七个字,共28个字。诗人用“是衡岳间气所钟”
清广西永安人,字子熙。 同治二年,由武童投效湘军,随席宝田镇压太平军,累擢为参将。 后率部镇压贵州苗民,官至提督。 中法战争中,助冯子材御法军。 和议成,仍留镇广西。 晚年治军渐弛,被劾夺职,戍新疆。 卒于戍所。 生卒年
“苏昆甫”并非清代诗人,而是现代网络用语中的一个常见名字。实际上,在清代,有两位名为“苏昆甫”的诗人,一位是清代乾隆二十八年的进士,官至刑部郎中、记名御史的陈维崧。另一位则是清朝末年活跃于文坛的文人,他的作品以抒发个人情感和表达对时事的关注为主。 关于陈维崧的介绍如下: 陈维崧(1625~1682)是一位杰出的清代词人,也是骈文作家。他的文学作品广泛涵盖了诗词歌赋等多种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