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诗人严杰,字厚民,号鸥盟。他是浙江钱塘人,生于1763年,卒于1843年。
《经籍纂诂》是阮元在浙江担任巡抚期间编纂的一部重要文献。严杰作为参与者之一,他的诗歌才华也得到了体现。此外,严杰的生平事迹和轶事也被后人传颂。例如,他为《经籍纂诂》所作的序言,展现了他对古代经典的深厚学识和理解。他的诗作不仅在当时受到赞誉,而且在今天的文学研究中也占有一席之地。
清代诗人严杰,字厚民,号鸥盟。他是浙江钱塘人,生于1763年,卒于1843年。
《经籍纂诂》是阮元在浙江担任巡抚期间编纂的一部重要文献。严杰作为参与者之一,他的诗歌才华也得到了体现。此外,严杰的生平事迹和轶事也被后人传颂。例如,他为《经籍纂诂》所作的序言,展现了他对古代经典的深厚学识和理解。他的诗作不仅在当时受到赞誉,而且在今天的文学研究中也占有一席之地。
【注释】 上古:指远古,远古时期。 大椿:神话中的长寿之神。 长不老:永远不老。 小山丛桂:比喻人的品格高尚。 最宜秋:最适合秋天的时节。 【赏析】 此诗是贺庆保为70岁生日而作的联句,上下两句皆对仗工整,韵律协调,意境深远。上联“上古大椿长不老”,以大椿喻人,赞美寿者之长寿;下联“小山丛桂最宜秋”,以丛桂喻人之高洁,赞其节操之坚贞。两句皆以四字成组,且每组均含一意,既对仗工整,又韵味十足。
清代诗人严杰,字厚民,号鸥盟。他是浙江钱塘人,生于1763年,卒于1843年。 《经籍纂诂》是阮元在浙江担任巡抚期间编纂的一部重要文献。严杰作为参与者之一,他的诗歌才华也得到了体现。此外,严杰的生平事迹和轶事也被后人传颂。例如,他为《经籍纂诂》所作的序言,展现了他对古代经典的深厚学识和理解。他的诗作不仅在当时受到赞誉,而且在今天的文学研究中也占有一席之地
魏大名,字伯启,号复泉,是清朝时期的一位知名诗人,生于1720年,逝世时间不详。他出生于直隶南乐,是乾隆三年(1738)的举人,曾在广西北流担任知县和青县教谕。他的生平和诗作都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学造诣。 魏大名的诗作在《一篑山人诗稿》中得到集中体现,共四卷,展现了他广泛的文学兴趣和多样的创作风格。他的诗作中既有描绘自然风光的清新之作,如《九日游盘古庙》,也有咏史抒怀的豪放之作
严金清是清朝的诗人,字紫卿,生于1835年,卒于1909年。 严金清是江苏无锡人,其诗作主要反映了他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情感。他的诗风多样,既有表达爱国情怀的激昂之作,也有描写自然景观的清新之作,还有反映社会现实的深沉之作。严金清的诗歌作品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清代诗人严杰,字厚民,号鸥盟。他是浙江钱塘人,生于1763年,卒于1843年。 《经籍纂诂》是阮元在浙江担任巡抚期间编纂的一部重要文献。严杰作为参与者之一,他的诗歌才华也得到了体现。此外,严杰的生平事迹和轶事也被后人传颂。例如,他为《经籍纂诂》所作的序言,展现了他对古代经典的深厚学识和理解。他的诗作不仅在当时受到赞誉,而且在今天的文学研究中也占有一席之地
瞿渊是清代著名的藏书家,字镜之、敬之,江苏常熟人。他出生于1820年,逝世于1886年,是瞿镛的次子,瞿绍基的孙子,与弟瞿秉清共同继承了家族的藏书事业。瞿渊在清朝时期的文化和教育界有着重要影响。 瞿渊的家族背景深厚。他出生在一个文化世家,其父亲瞿镛是一位学者和收藏家。瞿镛在康熙年间曾编修《明史》,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样的家庭背景为瞿渊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底蕴和良好的学习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