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元间曹州东明人,字百一。
金哀宗正大元年进士第一。
授应奉翰林文字,历左右司郎中。
金亡,依万户张柔居保定。
忽必烈遣使聘至藩邸,进讲《孝经》、《书》、《易》及齐家治国之道。
及即位,授翰林学士承旨,制诰典章,皆所裁定。
加资善大夫,奏立翰林学士院、十道提举学校官。
时阿合马巧佞,欲取相位,大臣助之,众莫敢言,独鹗不附。
卒谥文康。
鹗性乐易,工词赋,为文不事雕饰。
有《汝南遗事》、《应物集》。
生卒年:1190-1273
金元间曹州东明人,字百一。
金哀宗正大元年进士第一。
授应奉翰林文字,历左右司郎中。
金亡,依万户张柔居保定。
忽必烈遣使聘至藩邸,进讲《孝经》、《书》、《易》及齐家治国之道。
及即位,授翰林学士承旨,制诰典章,皆所裁定。
加资善大夫,奏立翰林学士院、十道提举学校官。
时阿合马巧佞,欲取相位,大臣助之,众莫敢言,独鹗不附。
卒谥文康。
鹗性乐易,工词赋,为文不事雕饰。
有《汝南遗事》、《应物集》。
生卒年:1190-1273
注释: 盱眙山的景色壮丽,淮水和泗水的波光映衬着天空。美好的风景画无法收藏,只好把它们留给诗篇。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游览了盱眙的美景后,抒发自己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首句“盱眙山色势巍然”,直接点明了盱眙山的壮观景象;“淮泗波光接远天”则描绘了淮水和泗水的波澜壮阔,与天空相接的景象,展现了一幅宏大的自然景观画卷。第二句“好景画图收不得,都将胜事付吟篇”
金元间曹州东明人,字百一。 金哀宗正大元年进士第一。 授应奉翰林文字,历左右司郎中。 金亡,依万户张柔居保定。 忽必烈遣使聘至藩邸,进讲《孝经》、《书》、《易》及齐家治国之道。 及即位,授翰林学士承旨,制诰典章,皆所裁定。 加资善大夫,奏立翰林学士院、十道提举学校官。 时阿合马巧佞,欲取相位,大臣助之,众莫敢言,独鹗不附。 卒谥文康。 鹗性乐易,工词赋,为文不事雕饰。 有《汝南遗事》、《应物集》
明保定府束鹿人,字尚德。 刚毅有胆,晓畅戎略。 永乐四年进士。 为兵科给事中,迁山西副使。 宣德间累官为兵部尚书。 正统初以回奏边务迟缓下狱,旋得释。 出督甘肃边务,大破河台汗等。 久之,麓川之役起,得宦官王振支持,总督军务,自六年至十四年,三次大举远征,进至金沙江西,逾孟养至孟?海,劳师糜饷。 还至武昌,复奉命镇压贵州苗军。 景泰初擒获刬平王虫富。 还京后复出总督南京机务。 曾参预英宗复辟之谋
金元间永清人,字润甫。 史秉直第三子。 初从其兄史天倪帅真定。 其兄被金武仙所害,即袭兄职为都元帅,败武仙,复真定。 太宗即位,命为真定等五路万户,屡败武仙及完颜合达军从灭金。 宪宗时,从攻宋。 世祖即位,召问治国安民之道,拜中书右丞相,从征阿里不哥,败之。 中统三年,击李璮,受诏诸将皆听节度。 言者谓李璮之变,由诸侯权太重。 天泽即奏兵民之权不可并于一门,史氏子侄即日解兵符者十七人。 至元间
金元间曹州东明人,字百一。 金哀宗正大元年进士第一。 授应奉翰林文字,历左右司郎中。 金亡,依万户张柔居保定。 忽必烈遣使聘至藩邸,进讲《孝经》、《书》、《易》及齐家治国之道。 及即位,授翰林学士承旨,制诰典章,皆所裁定。 加资善大夫,奏立翰林学士院、十道提举学校官。 时阿合马巧佞,欲取相位,大臣助之,众莫敢言,独鹗不附。 卒谥文康。 鹗性乐易,工词赋,为文不事雕饰。 有《汝南遗事》、《应物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