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鹗
金元间曹州东明人,字百一。 金哀宗正大元年进士第一。 授应奉翰林文字,历左右司郎中。 金亡,依万户张柔居保定。 忽必烈遣使聘至藩邸,进讲《孝经》、《书》、《易》及齐家治国之道。 及即位,授翰林学士承旨,制诰典章,皆所裁定。 加资善大夫,奏立翰林学士院、十道提举学校官。 时阿合马巧佞,欲取相位,大臣助之,众莫敢言,独鹗不附。 卒谥文康。 鹗性乐易,工词赋,为文不事雕饰。 有《汝南遗事》、《应物集》
金代王鹗《至盱眙》释义
注释: 盱眙山的景色壮丽,淮水和泗水的波光映衬着天空。美好的风景画无法收藏,只好把它们留给诗篇。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游览了盱眙的美景后,抒发自己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首句“盱眙山色势巍然”,直接点明了盱眙山的壮观景象;“淮泗波光接远天”则描绘了淮水和泗水的波澜壮阔,与天空相接的景象,展现了一幅宏大的自然景观画卷。第二句“好景画图收不得,都将胜事付吟篇”
至盱眙
盱眙山色势巍然,淮泗波光接远天。 好景画图收不得,都将胜事付吟篇。
百一,原名王鹗,金代诗人
金元间曹州东明人,字百一。 金哀宗正大元年进士第一。 授应奉翰林文字,历左右司郎中。 金亡,依万户张柔居保定。 忽必烈遣使聘至藩邸,进讲《孝经》、《书》、《易》及齐家治国之道。 及即位,授翰林学士承旨,制诰典章,皆所裁定。 加资善大夫,奏立翰林学士院、十道提举学校官。 时阿合马巧佞,欲取相位,大臣助之,众莫敢言,独鹗不附。 卒谥文康。 鹗性乐易,工词赋,为文不事雕饰。 有《汝南遗事》、《应物集》
王鹗
金元间曹州东明人,字百一。 金哀宗正大元年进士第一。 授应奉翰林文字,历左右司郎中。 金亡,依万户张柔居保定。 忽必烈遣使聘至藩邸,进讲《孝经》、《书》、《易》及齐家治国之道。 及即位,授翰林学士承旨,制诰典章,皆所裁定。 加资善大夫,奏立翰林学士院、十道提举学校官。 时阿合马巧佞,欲取相位,大臣助之,众莫敢言,独鹗不附。 卒谥文康。 鹗性乐易,工词赋,为文不事雕饰。 有《汝南遗事》、《应物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