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几,原名麻九畴,金代诗人,生于公元1183,卒于公元1232
金易州人,初名文纯,字知几。
幼颖悟,善草书,能诗,号神童。
弱冠入太学,有文名。
博通《五经》,尤长于《易》、《春秋》。
宣宗兴定末,试开封府,词赋得第二名,经义居魁首,廷试,以误落第。
后以荐赐进士,授太常寺太祝,迁应奉翰林文字。
天兴元年,避兵确山,为蒙古兵所俘,病死广平。
生卒年:1183-1232
知几,原名麻九畴,金代诗人,生于公元1183,卒于公元1232
金易州人,初名文纯,字知几。
幼颖悟,善草书,能诗,号神童。
弱冠入太学,有文名。
博通《五经》,尤长于《易》、《春秋》。
宣宗兴定末,试开封府,词赋得第二名,经义居魁首,廷试,以误落第。
后以荐赐进士,授太常寺太祝,迁应奉翰林文字。
天兴元年,避兵确山,为蒙古兵所俘,病死广平。
生卒年:1183-1232
【注释】: 1. 披热达许方,山巅青漫漫。披热达许方,意为“披热达许的山峰”,许方村位于山西晋城市泽州县境内,因地处太行山区,故以“山巅青漫漫”来形容其地势之陡峭与山色之苍凉。 2. 野黄麦初割,畦绿蔬才灌。野黄麦初割,指田野中刚割下的金黄色小麦;畦绿蔬才灌,指田间刚浇过水的绿色蔬菜。 3. 春篱苘叶深,巷树春花乱。春篱苘叶深,指春天里长满青草的篱笆;巷树春花乱
诗句释义 1 国风久已熄,如火不再然。 - “国风”通常指古代诗歌的总称,这里可能指代某种传统的、古老的风格或艺术形式。 - “如火不再然”意味着这种风格或艺术已经消失,不再像以前那样活跃或存在。 - 整句表达了对古老艺术形式的怀念和哀叹其消失的现状。 2. 流为玉台咏,铅粉娇华年。 - “玉台咏”指的是一种古代的诗歌形式,通常与女性有关,可能是宫廷诗或女性诗人的作品。 -
菣可为炙啖,博哉释草儒。 解释:菣(shēng)是可以用来烤着吃的,这是一种珍贵的药材。 注释:菣,一种药材,可以用于烹饪。 译文:这种珍贵的药材可以用来烤着吃。 奈何骚人咏,不与兰茝俱。 注释:为什么诗人会歌颂它,却不和兰花、香草一起被赞美呢? 译文:诗人为何会歌颂它,却并不和兰花、香草一起被赞美呢? 青青发陈荄,嫩胜稊生枯。 注释:它生长得很旺盛,甚至比枯萎的草还要好。 译文
梁山宫高高切云,秦家箫鼓空中闻。 注释:梁山宫的高大宏伟如同能切穿云霄一样,从远处就能听到秦家的箫鼓声。 宫殿作云王作龙,何人敢谒滈池君。 注释:宫殿宛如天上的云,而云王则是龙王,无人敢于去拜见滈池君(指秦始皇)。 珠围翠绕穷天下,道上行人衣半赭。 注释:珠光环绕,翠色围绕,天下所有的美景都穷尽于此,道上的行人衣服一半是赭石红的颜色。 不觉生灵血液枯,化为宫上鸳鸯瓦。 注释:不知不觉中
这首诗是李道人的《嵩阳归隐图》,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人物活动,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下面是逐句的译文: 城郭维崇,井里维通。 冠盖维错,纨绮维丛。 云谁之子,招子归嵩。 舍我筝筑,乐彼潺淙。 食彼瓦缶,遗我鼎钟。 云谁之子,绘子归嵩。 离人友鹿,避俗朋松。 石啮我足,泉瘿我咙。 吾恐时人,笑子归嵩。 有山有怪,有水有龙。 盗出寇没,啸兕咻熊。 吾恐狂人,诳子归嵩。 子谓我言,决意归嵩。
跋伯玉命简之临米元章楚山图 巴东峡谷如破碎的彩霞,天空中仿佛有斧凿的痕迹。 下面是奔腾的急流,碧绿的沙石在下面沉积,如同家宅。 云雾缭绕,早晚明灭不定,早上可以见到阳光,晚上却能吞噬月亮。 远山像手指一样近,过客哪里知道只有一瞥的机会。 高人居住在此地,感到遗憾来得太晚,不厌孤篷往返漂泊。 不要说造物者喜欢贫穷的人,那许大的乾坤富于君王的眼睛。 用心为镜照诸山,山的形状就像人的面貌纷乱多样。
阳夏(地名)何正卿作叠语四句未成章,予复以叠语寄之。凡四变文。 缊缊蠢蠢:形容人民生活状态。 矫矫亢亢:形容人有志节。内守贞:内心保持高尚的操守。 昂昂藏藏:形容人行为举止与众不同,不随波逐流。独异俗:独自形成一种习俗或风尚。 落落莫莫:形容人谦虚自谦的样子。不厌贫:不嫌贫穷,乐于贫困的生活。 归与归与且糊口:暂且维持生活,不要过分追求。归去来兮,归去来兮,归去来兮
松筅同希颜钦叔裕之赋牺牲青黄木命灾,羁绊剪剔伤马性。 折松为筅得天助,此君幸免遭残害。 初缘形状似代无,不料奇功胜过人。 人间斧斤不需劳,座中火起鸣笙箫。 千秋蛰骨养霜雪,一日奋鬣翻云涛。 岩烟击拂殷雷起,颠风蹴踏银山高。 不嫌一勺水无力,卷起三江都是吸。 借此岁寒姿,扶我衰朽质。 扫除幻影不到眼,洗净尘埃洗胸臆。 扪霞直与羡门期,一笑桑田海波白。 【注释】 ①牺尊:古代祭祀时盛酒器。
【注释】 山:一作“游”。政可采:可以采摘。负我孤舟篷:背负着孤单的小船篷。胡为:为何。红尘里:尘世间。扰扰:纷乱的样子。槐安宫:即华阳洞,在今四川灌县西北。洪崖:传说中的仙人。与天通:与天相感通。洗心胸:洗去心中的杂念。 【赏析】 此诗写元裕之邀诗人游览名胜而诗人不赴,并表示要超脱尘俗,与天地合一的志向。 首联“石华政可采,负我孤舟篷”,意思是说,山上的石华是值得去采摘的,但是背着我的孤舟篷
【注释】 ①南风入桂树:指秋天的南风,吹动桂花树。 ②碧峥嵘:形容树叶色彩鲜艳如翡翠。 ③上与云烟撑:树枝伸展,与天空相接。 ④黄金间白玉:比喻桂花的颜色如同黄金和白玉一样璀璨。 ⑤遍先晶荧:遍地闪耀着晶莹的光芒。 ⑥笙箫坐间发:笙箫等乐器在周围响起。 ⑦鸾鹤空中鸣:鸾鸟、鹤鸟在空中飞翔时鸣叫。 ⑧浩歌山谷应:高声歌唱,山谷回应。 ⑨起舞衣裳轻:起舞时衣服飘逸轻盈。 ⑩一尊石上酒
刘祖谦是金代的一位杰出诗人。 刘祖谦,字光甫,号默庵,出生于金朝的安邑(今山西省运城市永济市)。他的一生虽然短暂,但文学成就却十分显著,尤其在诗歌方面有着极高的艺术水准和深远的影响。以下是对这位诗人更为详细的介绍: 1. 生平背景:刘祖谦的生平资料相对有限,但从其作品来看,他在金朝时期已经是一位颇有名气的诗人。据资料显示,他于章宗承安五年中进士,历任州县官职,并因政绩突出被提拔为监察御史。
金沃州人,本名守谦,字彦亨。 世宗大定十年词赋进士。 历仕州郡,以能称。 章宗时历右谏议大夫。 时镐王以疑忌下狱,帝怒甚,朝臣无敢言者。 益谦上章论其不可,言极恳切。 泰和末为吏部尚书,奉诏分诣诸路,推排民户物力。 官至尚书左丞致仕。 生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