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师中
董师中是金朝时期的一位著名诗人和官员。 董师中的生平可以追溯到他的早年,他出身于金朝的洺州(今河北永年东南),少年时期就显示出敏捷多智的天赋。在皇统九年(1149年)的进士考试中,董师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并被调任为泽州军事判官。他在任内不仅处理了一起重大的案件,即捕获并杖杀了剧贼王乙,还妥善地安置了战后野外的无主尸体,展现出其过人的治理能力和仁心
金代董师中《自临洮还》释义
【注释】 临洮:古县名。在今甘肃省。 自:从。 临潭:地名,在今甘肃省。汉家城:指唐朝的兰州城。 相望:互相映照。 积石:即积石山,在今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县西南。 十驿程:驿站的里程数。古代以三十里为一驿,故十里之遥为一驿。 河源:黄河的源头。 此身:自己的身体。 不经行:没有经过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诗作于公元806年(唐宪宗元和十一年),当时作者任陇右节度使。诗中描绘了诗人由临洮返回长安时
自临洮还
临潭仍是汉家城,积石相望十驿程。 西略河源东并海,此身何地不经行。
董师中
董师中是金朝时期的一位著名诗人和官员。 董师中的生平可以追溯到他的早年,他出身于金朝的洺州(今河北永年东南),少年时期就显示出敏捷多智的天赋。在皇统九年(1149年)的进士考试中,董师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并被调任为泽州军事判官。他在任内不仅处理了一起重大的案件,即捕获并杖杀了剧贼王乙,还妥善地安置了战后野外的无主尸体,展现出其过人的治理能力和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