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饶州安仁人,字成季,号闲闲,又号看云道人。
年十三学道于龙虎山。
尝从大宗师张留孙至大都见世祖。
成宗大德末授玄教嗣师。
英宗至治间,留孙卒,授玄教大宗师、崇文弘道玄德真人,总摄江淮、荆襄等处道教,知集贤院道教事。
工草书。
有《看云集》。
生卒年:1269-1350
元饶州安仁人,字成季,号闲闲,又号看云道人。
年十三学道于龙虎山。
尝从大宗师张留孙至大都见世祖。
成宗大德末授玄教嗣师。
英宗至治间,留孙卒,授玄教大宗师、崇文弘道玄德真人,总摄江淮、荆襄等处道教,知集贤院道教事。
工草书。
有《看云集》。
生卒年:1269-1350
【注释】 颜子:即颜回,春秋时鲁国人,孔子的弟子。 羲皇:指伏羲氏,传说中教人制琴、画八卦、造书契的人。 【赏析】 这首诗是说,要了解颜回的“愚”,就要知道他像伏羲氏一样,在创造文明之前,还没有发明文字和音乐,所以颜回是天真未凿,不事雕琢的。 诗的前两句,从颜回的言行举止写起。“颜子如愚”一句,用《论语》中孔子说的“回也其庶乎,屡空。赐不受命,而货与女(女同汝)游,识(智)之乎?点(音专)
这首诗的标题是《中岳庙投龙简》,是一首咏赞中岳庙的七言古诗。 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解读: 第一句:“阳城天地中,坤灵奠神岳。” 阳城是一个地理位置,这里指的是中岳庙所在的地点。“坤灵”指的是地母,即阴柔而强大的自然力量。“奠神岳”表示这个地点是神灵的居所。 第二句:“积翠千层霄,元气远盘礴。” 这个句子描述了中岳庙周围的景象。“积翠千层”形容山峰层层叠叠,非常壮观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描述了作者在喜客泉边游览的情景。 我们来解读一下这首诗的大意: 1. 客游华阳天,山径肩竹舆。——客人来到华阳,走在山路,扛着竹制的轿子。 2. 首登大茅顶,天市神仙居。——登上大茅顶,仿佛来到了神仙居住的地方。 3. 回观喜客泉,稽首孙仙姑。——回头看到喜客泉,向孙仙姑行礼。 4. 方池鉴止水,湛湛涵太虚。——方形的池塘映照着静止的水,深邃地包容着天空。 5.
重登第一峰 重登大峰顶,晓色正苍凉。 华构烟霞壮,幽居日月长。 碧云浮洞户,清露沁衣裳。 水浅玄龙跃,林深黑虎藏。 去天疑咫尺,胜地岂寻常。 屏俯金峰画,炉分玉案香。 注释: 1. 重登大峰顶:再次登上高山之巅。 2. 晓色正苍凉:清晨的景色显得格外寒冷。 3. 华构烟霞壮:华丽的建筑在晨雾中显得壮丽。 4. 幽居日月长:隐居的生活与日月同在。 5. 碧云浮洞户,清露沁衣裳
【赏析】 此诗为咏大茅峰之作。首二句写登临所见,“第一福地第一峰”,突出了大茅峰的崇高地位。三、四两句写其得道成仙,“还丹返老颜如童”是说大茅峰上道士修炼得道,返老还童,容颜不衰。五、六句写山上有仙家,水里有龙王,山中有龙腹如篆朱砂红,水中有龙作霖济旱的神奇作用。七、八两句写山上有真人,他们像神仙一般,在朝会时以芝泥封泥坛,用符咒治病除妖害人。九至十五句写山上有猿鹤相语、葵心耿耿
诗句: 图写丹青上九天,秋风百鹤驻山前。 谁知六辔重来日,又见排空十二仙。 译文: 画笔描绘的仙鹤已经飞上了九霄云外,秋风中百只灵鹤驻足在山前。 谁能想到,再次到来之日,会见到那排空而上的十二位神仙。 注释: - 图写丹青:指用丹青(绘画)的方式记录。 - 丹青:通常指绘画,此处特指画作。 - 上九天:形容仙鹤飞得非常高远。 - 秋风百鹤:描述秋天的景象以及百只鹤群的景象。 - 驻山前
【注释】 (1)题米元晖画云山图二首:是苏轼为画家米芾的《云山图》所题的两首诗。米元晖,即米芾,宋代书画家、文学家。他善书法,尤工于小篆。他的画,笔力雄健而潇洒,风格清逸而超迈。此诗即是题其《云山图》之作。(2)溪上青山过雨浓:意思是说,溪上的青山在雨后的景色显得更加浓厚了。浓,浓丽的意思。 (3)玉芙蓉:即荷花。芙蓉,荷花的别称。(4)匡庐顶:即庐山之巅,亦泛指庐山。匡庐,山名。(5)百丈银河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和手法的理解能力。题干要求“赏析”,答题步骤:第一步,指出用了何种手法,表达什么感情;第二步,结合诗句分析为什么这样写;第三步,简析效果及作用。 题干中给出了“赏析”这一要求,这是考查学生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与写作特色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根据题干中的提示找出关键词句,进行解读分析,注意要联系全诗加以理解。最后概括作答即可。本题要求赏析诗歌
题黄子久《天池石壁图》 鸟啄残花污草庵,一春未到两山探。 忽观痴老图中道,南峰翠带北峰岚。 注释: “鸟啄残花”四句,形容黄子久笔下的天池景色之清丽。“残花”指天池边的野花,被鸟儿啄食;“庵”是僧尼居住的小房屋或简陋的居处;“一春未到”指春天来临之前,诗人没有来过这个地方;“两山探”指诗人春天到来之后,在两山之间游玩;“痴老”指黄子久,这里指画家。 “忽观”四句,描写了一幅生动的天池图画
万珠寒涌碧琉璃,山色天光湛一池。 客本喜泉泉喜客,阑干倚遍立多时。 注释: - 万珠寒涌碧琉璃:万颗珍珠在寒气中涌动,如同碧色的琉璃一样清澈明亮。 - 山色天光湛一池:山的颜色和天空的光照射在池水中,使整个水池都显得清澈透明。 - 客本喜泉泉喜客:客人本来就很喜欢这里的泉水,而泉水也喜欢这个客人。 - 阑干倚遍立多时:客人靠着栏杆站了很久,久久不愿离开。 赏析:
朱彬,字仲文,是元代的诗人。 朱彬出生于建昌新城,他不仅是一位诗人,还是朱礼的儿子。顺帝元统元年(1308年),朱彬考中进士,并被授为翰林院典籍。朱彬的诗作数量有限,但每一篇都透露出他的博学和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