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谨是元代的诗人,法号栖云真人。
王志谨(1177-1263)是元代著名的全真道道士,他的一生与道教有着密切的关联,自幼便对道法有浓厚的兴趣和夙缘。他拜著名全真道高师郝太古为师,在口传心授的过程中,其道法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在郝太古仙逝后,王志谨选择韬光晦迹,隐居于乱世中,从而避免了可能的麻烦和冲突。这样的经历使得他在元朝的政治环境中得以保全。
王志谨是元代的诗人,法号栖云真人。
王志谨(1177-1263)是元代著名的全真道道士,他的一生与道教有着密切的关联,自幼便对道法有浓厚的兴趣和夙缘。他拜著名全真道高师郝太古为师,在口传心授的过程中,其道法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在郝太古仙逝后,王志谨选择韬光晦迹,隐居于乱世中,从而避免了可能的麻烦和冲突。这样的经历使得他在元朝的政治环境中得以保全。
注释与赏析: 1. 金人捧露盘 - 注释:比喻为珍贵之物或高洁之志。 - 赏析:此句通过金人捧露盘的意象,象征持有高洁、纯洁的品质和追求。 2. 喜乐山村,风月知音 - 注释:指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享受宁静的乡村生活。 - 赏析:表达了一种远离尘世喧嚣,追求自然和心灵平静的愿望。 3. 信任岁华交换 - 注释:认为时间在不断变换中,人们应当随遇而安。 - 赏析:反映了对时间流转的接纳
李德基是元代的诗人。李德基,字子仁,生于元朝至元年间,卒于延祐五年。他的生平虽然不详细,但其诗作《木兰花慢·和陈思济》却流传至今,体现了他卓越的文学才华和深厚的情感。 李德基的诗歌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远的影响而著称。《木兰花慢·和陈思济》便是这样一首传世之作。诗中描绘了诗人访仙家洞府,仰天柱,彻高寒的场景,通过对百尺飞湍、四围乔木、九锁青山的刻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受和独特想象
孔皖是元代的诗人,字子充,元温州路平阳人。 孔皖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元朝末年的战乱对社会经济和文化艺术产生了巨大影响。尽管他的生活充满了艰辛,孔皖却通过诗歌表达了他对时代变迁的深刻思考和对文化遗产的珍视。他的诗歌作品不仅记录了那个时代的风貌,也反映了作者的情感世界和价值观念。 孔皖的生平经历为他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作为一个在战乱中为官的人,孔皖亲历了社会的动荡和个人命运的波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