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诗人董恢是东吴占领荆州后才出仕蜀汉的,他的仕途经历了起落,曾担任过宣信中郎、巴郡太守等职。董恢的才华和辩才得到了诸葛亮的高度评价,尽管他在晚年官微位低,但仍受到同僚的敬重和赞赏。
下面将详细介绍董恢:
- 生平经历
- 早年生涯:董恢出生于汉献帝建安中期,约在刘备还在荆州依靠刘表时期。他比董允、费祎等年轻,这为他后来的仕途奠定了基础。
- 入仕蜀汉:董恢在东吴占领荆州后出仕蜀汉,刚出仕时担任宣信中郎,出使回来后历任丞相掾属、巴郡太守等职。
- 仕途变迁:然而,董恢的仕途并非一帆风顺。在他担任巴郡太守期间,诸葛亮去世后,他被召回朝中,担任卑微的郎中职位。这一转变让世人感到不解,但他的才思敏捷和辩论才华使他得以继续在政坛上发光发热。
- 文学成就
- 《僦居》:《僦居》是董恢的代表作之一,其中“白发苍头一腐儒,行无辙迹住无庐”等句子表达了他对现实无奈和对理想的追求。
- 历史评价
- 才识出众:董恢的才华和辩才得到了当时著名政治家诸葛亮的高度评价,被评价为“知言”。这表明他在政治、军事和外交等方面都有非凡的表现。
- 品德高尚:尽管董恢在官场上历经起伏,但他始终未忘本分,保持着高洁的品质,这也得到了正直高洁的董允等同僚的欣赏。
董恢不仅是一位具有卓越才能的诗人,还是一位经历了丰富政治生涯的历史人物。他的生活和作品至今仍为人们所津津乐道,成为研究元代诗歌和历史的重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