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发苍头一腐儒,行无辙迹住无庐。
邓林万顷青青木,肯为鹪鹩借一株?
翠阁朱楼锁掩扉,寻巢燕子不能归。
落花吹泥东风雨,绕遍芳檐无处依。

【注释】

僦居:寄居,暂住。

白发苍头一腐儒,行无辙迹住无庐。

行无辙迹——没有足迹。比喻无家无室,四处漂泊。

邓林万顷青青木,肯为鹪鹩借一株?

邓林:指邓林山,在今河南邓州西,山上有邓林寺。

万顷:面积广阔。

鹪鹩:即鹪鹩鸟,一种小鸟,生活在山林之中。

【译文】

我是一位白发苍苍的穷书生,漂泊四方无家可归,

行走无处落脚,生活无依无靠。

邓林山下万顷青翠的树林,难道愿意为我借给我一棵树?

我的住所被翠绿的阁、朱红的楼所掩蔽,燕子找不到归宿。

落花随风飘荡,泥泞满路,东风吹雨,到处都找不到一个安身之处。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律诗,描写了作者流浪途中的所见所感。

第一二句“白发苍头一腐儒,行无辙迹住无庐”,写自己漂泊异乡,无家无屋。诗人以“白发”和“秃头”相比,以“腐儒”和“老学究”、“穷酸秀才”相比,写出了自己穷困潦倒的处境,同时用“行无辙迹”和“住无庐”进一步强调了漂泊无定的生活状态。

第三四句“邓林万顷青青木,肯为鹪鹩借一株?”则表达了自己对邓林寺的向往之情。虽然身处荒山野岭,但诗人仍希望能找到一片树荫,哪怕是小小的一株也好,可见其内心的孤寂和无助。

最后两句“翠阁朱楼锁掩扉,寻巢燕子不能归”,则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色画卷。翠绿的阁、朱红的楼掩闭着门扉,而燕子在寻找自己的巢穴时却找不到一个可以栖息的地方。这既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也反映了他内心的孤独和失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